N-二甲基亚硝胺(分子式C2H6N2O,结构简式(CH3)2NNO,分子量74.08,缩写为NDMA),黄色液体,可溶于水、乙醇、乙醚、二氯甲烷。可用于製造二甲基肼。由二甲胺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而生成。
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生产和使用NDMA的车间空气中,如轮胎厂可达0.12-1.5μg/m3,皮革厂可达1.2-47μg/m3,火箭燃料厂为36μg/m3。在鱼、肉等动植食品中可达0.1-300μg/kg。在菸草、蔬菜、穀类中均可检出。属高毒。经消化道、呼吸道吸收迅速,经皮肤吸收缓慢。主要引起肝脏损害。
NDMA对已试验的啮齿类等7种动物,经不同染毒途径,包括经口和吸入,已确定为动物致癌物,靶器官主要为肝和肾。NDMA有经胎盘致癌作用,多种短期致突变试验出现阳性结果。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协会(ACGIH)将NDMA列为人类可疑化学致癌物。
沸点: 152℃密度: 1.01 g/mL(lit.)闪点: 61℃(142 °F)危险性符号: 14(有毒品)蒸汽压:(5 mm Hg)0.67kPa/20℃折射率: n20/D 1.437(lit.)沸点:153 °C774 mm Hg(lit.)储存条件:2-8℃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醇、醚。遇明火可燃;高热分解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用作溶剂、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火箭燃料、抗氧剂等製造。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62、氢键供体数量:03、氢键受体数量:3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5、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2.76、重原子数量:57、表面电荷:08、複杂度:34.69、同位素原子数量:01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1、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3、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4、共价键单元数量:1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的刺激作用。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製造肝损伤模型。较小剂量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2013年4月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者黄洋所中毒就是N-二甲基亚硝胺。研究发现,我国某些地区居民喜欢食用腌製食品,该食品中容易产生一种物质为二甲基亚硝胺,化学式为(CH3)2NNO,它与导致癌症高发有关,长期食用会慢性中毒,它是有 4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有 11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74
擦乾洒在地板上的大量本品约1个月后,1例出现头痛、腹部痉挛痛、噁心、厌食、虚弱、思睡、眩晕等。其他实验室人员也有相似症状,其中2例有黄疸、腹水。1例尸解见肝小叶中央变性坏死。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高毒类。急性毒性:LD5058mg/kg(大鼠经口);LC5078ppm 4小时(大鼠吸入);小鼠吸入120mg/m3×4小时,1/10死亡(1日);大鼠吸入460mg/m3×4小时,10/10死亡(2~4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经口20ppm×10周,而后30ppm×4周,进而50ppm×8周,出现肝损害,11周和12周发生死亡。致突变性: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阳性。基因突变,哺乳动物小鼠淋巴肉瘤细胞阳性;果蝇隐性伴性致死阳性。致畸性:体外细胞遗传损伤,中国仓鼠细胞染色体畸变阳性;体内细胞遗传损伤,齧齿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阳性。致癌性:IARC列为对实验动物有足够证据致癌物。小鼠吸入最小中毒浓度200μg/m3(26周,连续)致癌阳性;小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370mg/kg(56周,连续)致癌阳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相色谱-热能分析法(食品)《仪器卫生理化检验标準手册》中国标準出版社
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色谱/质谱法(GB/T5009.26-1996,食品)石油化工废水及污灌蔬菜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许后效等,《化工环保》,5,296,(1985)
中国(GB2758-81)食品卫生标準 3μg/L(啤酒、燻肉)(N-亚硝胺)肉及肉製品和肉製品( 肉类罐头除外)3. 0μg /kg熟肉干製品3. 0μg /kg水产动物及其製品和水产製品( 水产品罐头除外)4. 0μg /kg乾制水产品4. 0μg /kg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全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菸、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沖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沖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洗胃。就医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06:0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797613602232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