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乞丐贱民,却矢志不渝实现自己办学梦想;根据他的事迹拍的电影,十分感人。但这部电影却生不逢时,刚拍完,就被禁,导演,演员皆受此片牵连被批倒,批臭。这部电影就是新中国刚成立时拍的《武训传》。好在现在这部电影解禁了,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部电影,还可以感受一下在中国有这样一位传奇的人物。
电影中的武训:他是中华历史 5000 年来,第一位以乞丐的身份编入正史的老百姓,目不识丁,穷困潦倒,却讨饭39年只为义学,被称为“千古奇丐”。
电影的开头是武训的童年,他出生于清道光年间的山东堂邑县柳林镇武家庄,因为在家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武七。他七岁丧父,只好随母亲乞讨为生。
没错,他们欺负武七不识字,偷偷在账本上多记了两笔,硬说武七早就领过钱了。那是武七第一次感受到不识字、没文化的无奈。
在睡梦中他梦到了一个地狱,一个满是穷人的地狱。
在那里,判官拿鞭子抽打他们,凶神恶煞的说:你们这些穷鬼、不识字的畜生、睁眼的瞎子!打你们下十八层地狱去!
那年武七才二十一岁,除了讨饭,他还到处卖大力,打零工挣钱…他像个江湖艺人表演锥刺身、刀破头、扛大鼎,甚至吃毛虫蛇蝎、吞石头瓦砾…只要给钱,他什么都做。
可这么拼命要来的钱,他却都不花。都攒着,办义学。
是的,他最终成功了。
1887年冬天,在堂邑县县令的支持下,他筹建的第一所义学终于里落成。
学校建成后,他亲自跪请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到学校任教…
又跪请贫寒人家,送子女到义塾上学,学费全免….
有些人跪下,丢掉的是尊严,而他跪下,却赢得了尊重。
后来他的善行轰动朝野,国史馆为他的事迹立传,他成了以乞丐身份被载入中国正史的第一人,也是唯一 一人。清政府还给他建“乐善好施”牌坊,赐名“训”,赏穿黄马褂。从此,武七才真正有了一个名字——武训。
不仅是武训本人,就连当时《武训传》的电影主创人员都无一幸免。《武训传》的导演孙瑜,是中国电影届泰斗,才华横溢。文革时却因为这部电影,遭到无数次抄家、批斗,大半生里都在无奈中苟活着。
后来他也不可幸免地成为了被专攻的对象,先是被抄家,然后又被捕入狱。被关押5年后,赵丹出狱,那时他几乎失语。
民国时期某中学的一次,历史考卷中有这么一道题目:说出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
在三百多份答案中,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武训。正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乞丐的形象虽然不美,但是那颗比金子还宝贵的心灵,应该在全社会熠熠闪光。
他绝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03:0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116690257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