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 2004电路设计与製作教程》是一本正文语种为简体中文的书籍,由陈学平主编。
本书用简洁的语言、清晰的图示和典型的实例,详细介绍了使用Protel 2004进行电路原理图(SCH)设计、印製电路板(PCB)设计、信号完整性分析和电路仿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可以引导读者快速掌握该软体的使用方法。本书是指导初学者学习Proetl 2004电路板设计软体的入门图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等各层次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电路设计人员以及爱好者自学。
第1章 电路设计简介1.1 电路设计的最终结果—— 印製电路板1.1.1 什幺是PCB1.1.2 PCB的层次组成1.1.3 常用的EDA软体1.2 PCB设计流程1.2.1 PCB设计準备工作1.2.2 原理图的绘製1.2.3 网路报表的生成1.2.4 印製电路板—— PCB设计1.3 Protel 2004简介1.3.1 ProteI的历史1.3.2 Protel 2004的新特点1.3.3 Protel 2004的安装及卸载1.3.4 Protel 2004开发系统介绍1.3.5 Protel 2004的档案 管理系统1.3.6 Protel 2004的原理图和PCB设计系统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2章 Protel 2004电路原理图的绘製2.1 原理图设计简介2.1.1 原理图的总体设计过程2.1.2 原理图的组成2.2 Protel 2004原理图设计系统2.2.1 创建原理图档案2.2.2 主选单2.2.3 主工具列2.2.4 工作面板2.3 原理图绘製流程2.4 原理图图纸的设定2.4.1 原理图图纸的设定2.4.2 自定义图纸格式2.4.3 设定图纸参数2.5 元件的放置2.5.1 元件库的引用2.5.2 元件的搜寻2.5.3 元件的放置2.5.4 元件属性设定2.5.5 元件说明文字的设定2.6 原理图视图操作2.7 对象编辑操作2.7.1 对象的选择2.7.2 对象的删除2.7.3 对象的移动2.7.4 操作的撤销和恢复2.7.5 对象的複製、 剪下和贴上2.7.6元件对齐2.8 电路绘製2.8.1 电路绘製工具2.8.2 导线的绘製2.8.3 放置电路节点2.8.4 放置电源/地符号2.8.5 放置网路标号2.8.6 绘製汇流排和汇流排分支2.8.7 放置连线埠2.8.8 放置忽略ERC检查点2.9 原理图绘製实例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3章 原理图操作工具3.1 Protel 2004中的档案操作3.1.1 在项目中打开/关闭档案3.1.2 在项目中加入档案3.1.3 在项目中移出档案3.2 原理图的注释3.2.1 注释工具介绍3.2.2 绘製直线和曲线3.2.3 绘製不规则多边形3.2.4 放置单行文字和区块文字3.2.5 放置规则图形3.2.6 放置图片3.2.7阵列式贴上3.2.8 图件的层次转换3.3 原理图的列印3.3.1 设定页面3.3.2 设定印表机3.3.3 列印预览3.3.4 列印输出3.4 Protel 2004提供的其他工具3.4.1 文本的查找和替换3.4.2 原理图上的快速跳转3.4.3 元件的自动标号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4章 Protel 2004高级电路原理图设计4.1 层次化原理图4.1.1 层次化原理图的优点4.1.2 原理图的层次化4.2 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计方法4.2.1 层次化设计的两种方法4.2.2 複杂分层的层次化原理图4.3 自顶向下的层次化原理图设计4.3.1 自顶向下层次化原理图设计流程4.3.2 自顶向下层次化原理图的绘製4.4 自底向上的层次化原理图设计4.4.1 自底向上层次化原理图设计流程4.4.2 自底向上层次化原理图设计4.5 高级电路图设计实例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5章 设计原理图元件5.1 元件符号概述5.2 元件库的创建5.2.1 元件符号库的创建5.2.2 元件符号库的保存5.3 元件设计界面5.4 简单元件绘製实例5.4.1 设定图纸5.4.2 新建/打开一个元件符号5.4.3 示例元件的信息5.4.4 绘製框线5.4.5 放置引脚5.4.6 编辑引脚属性5.4.7IEEE说明符号5.4.8 绘製其他符号5.4.9 定义元件的属性5.4.10 在原理图元件的更新5.4.11 为元件符号添加模型5.5 複杂元件的绘製5.5.1 分部分绘製元件符号5.5.2 示例元件说明5.5.3 新建元件符号5.5.4 示例元件的引脚分组5.5.5 元件符号中一个部分的绘製5.5.6 新建/删除一个部分5.5.7 设定元件符号属性5.5.8 分部分元件符号在原理图上的引用
5.6 元件的检错和报表5.6.1 元件符号信息报表5.6.2 元件符号错误信息报表5.6.3 元件符号库信息报表5.7 元件的管理5.7.1 元件符号库中符号的管理5.7.2 元件符号库与当前原理图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6章 网路表6.1 网路表简述6.2 原理图的检查6.2.1 Error Reporting选项卡6.2.2 Connection Matrix选项卡6.2.3 查看原理图错误报告6.2.4 原理图的修正6.3 生成网路报表6.3.1 简单原理图的网路表6.3.2 层次化原理图的网路表6.4 网路表实例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7章 PCB设计基础7.1 PCB的组成结构7.2 PCB的板层7.3 PCB的设计流程7.4 Protel 2004的PCB设计7.4.1 ProteI的PCB设计特点7.4.2 PCB选项设定7.4.3 PCB电路参数设定7.4.4 PCB设计界面7.5 新建PCB档案7.5.1 通过嚮导生成PCB档案7.5.2 手动生成PCB档案7.5.3 通过模板生成PCB档案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8章 元器件的布局8.1 PCB图纸设定8.1.1 控制图纸显示8.1.2 设定PCB图纸上的格点8.1.3 设定PCB图纸上的测量单位8.1.4 设定PCB图纸的位置8.2 导入器件与网路表8.2.1 装载元件封装库8.2.2 设定同步器比较规则8.2.3 导入网路报表8.3 元件的自动布局8.3.1 元件的自动布局8.3.2 停止自动布局8.3.3 推挤式自动布局8.3.4 导入元件的自动布局档案8.4 PCB中的视图操作8.4.1 工作视窗的缩放8.4.2 视图的刷新8.4.3 3D化显示PCB8.4.4 工具列和工作面板的开关8.4.5 飞线的显示与隐藏8.5 PCB元器件的编辑8.5.1 对象的选择8.5.2 对象的删除8.5.3 对象的移动8.5.4 操作的撤销和恢复8.5.5 对象的複製、剪下和贴上8.5.6 PCB图纸的快速跳转8.6 元件的手动布局8.6.1 元件的对齐8.6.2 自动调整元件说明文字位置8.6.3调整元件间距8.6.4 移动元件到格点处8.6.5 对元件的手动布局8.7 元件布局实例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
第9章 PCB元件布线9.1 电路板的布线9.2 自动布线9.2.1 设定自动布线规则9.2.2 PCB自动布线9.3 手动布线9.3.1 拆除布线9.3.2 手动布线9.3.3 布线结果的检查9.4 添加安装孔9.5 敷铜9.5.1 放置矩形填充9.5.2 放置多边形填充9.6 电路板的注释9.7 PCB布线实例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0章 PCB设计工具10.1 电路板的层管理10.1.1 在电路板中添加/删除层10.1.2 设定工作层面的显示属性10.2 在已有电路板上更改10.2.1 添加具有电气特性的对象10.2.2 编辑对象属性10.2.3 修改网路报表10.3 电路板的测量10.3.1 测量电路板上两点间的距离10.3.2 测量电路板上对象间的距离10.3.3 测量电路板上导线的长度10.4 电路板的输出10.4.1 档案输出10.4.2 列印输出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1章 设计元器件封装11.1 封装概述11.1.1 封装技术的发展历史11.1.2 Protel的元件封装11.1.3 绘製封装的流程11.2 创建元件封装库11.2.1 元件封装库的创建11.2.2 元件封装库的保存11.3 绘製新建封装的设计界面11.3.1 主选单11.3.2 主工具列11.3.3 工作面板11.4 规则封装绘製11.4.1 新建/打开一个封装11.4.2 示例晶片的封装信息11.4.3 焊盘的尺寸11.4.4 採用嚮导生成封装11.4.5 封装的列印11.5 不规则封装绘製11.5.1 焊盘属性编辑11.5.2 线属性编辑11.5.3 示例晶片的封装信息11.5.4 示例晶片的绘製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2章 PCB信号完整性分析12.1 设定信号完整性分析规则12.2 信号完整性分析与仿真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3章 电路仿真13.1 Protel 2004仿真概述13.2 Protel 2004电路仿真的主要特点13.3 Protel 2004仿真的主要步骤13.4 仿真元件13.5 仿真信号源13.6 仿真分析13.6.1 瞬态分析和傅立叶分析13.6.2 直流扫描分析13.6.3 交流小信号分析13.6.4 噪声分析
13.6.5 温度扫描分析13.6.6 参数扫描分析13.6.7 蒙特卡罗分析13.7 仿真实例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4章 综合电路设计实例14.1 电路说明14.2 準备工作14.2.1 原理图档案的建立14.2.2 元件符号库的建立14.2.3 元件封装库的建立14.3 绘製原理图14.4 生成网路报表14.5 电路板设计14.6 设计输出本章小结上机练习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21:1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2109512666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