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多数患者病情经过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併发症,极少数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被喻为21世纪的“脊髓灰质炎”。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各年龄组儿童均可感染髮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感染初期患者表现为低热、流涕、咳嗽、食慾下降、口痛等。发热是婴幼儿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2.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齶,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3.皮肤在口腔病变的同时皮肤可以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以手足和臀部为多见,偶见于躯干、大腿、上臂等处,呈离心性分布,疱内液体较少,自几个至数十个不等,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和色素沉着。4.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变化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一般表现为阵挛、呕吐、精神差、头痛、嗜睡甚至昏迷,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及肌无力、惊厥等。5.其他大多数病情为良性过程,多自愈,但可复发。
1.实验室检查(1)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穀草转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3)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4)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和恢复期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4倍以上升高可确诊。(5)脑脊液检查 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2.物理学检查(1)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格线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显着,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2)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3)磁共振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4)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瀰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慢波。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确诊。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1)口服B族维生素 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2)呕吐难以进食者 给予输液。当口腔有糜烂而进食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3)口腔溃疡 给予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外涂,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4)抗病毒药物 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抗病毒口服液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2.併发症的治疗(1)神经系统受累的治疗1)控制颅内高压 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必要时加用呋塞米。2)糖皮质激素治疗 酌情套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3)注射免疫球蛋白 酌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呼吸、循环衰竭的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不宜进行频繁吸痰等护理操作。
4)维持血压稳定。5)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6)药物套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酌情套用利尿药物治疗。7)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8)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糖时可套用胰岛素。9)抑制胃酸分泌:可套用胃黏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3)恢复期的治疗1)促进各脏器功能的恢复。2)功能康复治疗。3)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3:5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4026882805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