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理论与雁行模式,雁行理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比较成本结构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后进工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最初阶段是出口初级产品和进口工业製品;第二阶段是随着本国工业的发展,产生进口替代效应,工业製品的进口趋向减少;第三阶段是本国工业製品的比较优势增大,转向出口工业製品。将这种变化表现在坐标图上,由出口初级产品和进口工业製品,到本国工业崛起,再到本国工业製品的大量出口,这三条曲线的变化走向,宛如列队飞行的鸿雁,故而取名雁行理论。后来,赤松教授进一步扩展了雁行理论,指出:后进国家的工业製品在经历“进口→生产→出口”的变化过程中,同时还会产生由消费品到生产设备,由粗产品到精製品的转变,并将这种转变称作“次层雁行模式”。赤松教授在1974年出版的《废金货币与国际经济》一书中,又提出了第二个“次层雁行模式”,即以最已开发国家为顶端,处于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顺序排列,形成地区性雁行模式。这是由于:随着资本的积累和经济发展,劳动力不足、工资成本上升等因素,会使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丧失比较优势,这些产业便开始由已开发国家向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尚低的开发中国家转移。已开发国家缩小本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将力量用于扩大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当后进国家的工业结构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时,已开发国家的工业结构则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9:3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4603852830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