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剎国(明清时对俄罗斯的称呼)

更新时间:2025-05-17 13:54:49 阅读: 评论:0

罗剎国(明清时对俄罗斯的称呼)

罗剎国,一指大海中食人的罗剎鬼聚居之处。僧伽罗国(今锡兰岛)被认为五百罗剎女所住处。二指俄罗斯,中国元明清朝时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剎国”。三指楞伽洲。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罗剎国 英文名称:ROCIA 简称:俄国 所属洲:欧洲 首都:莫斯科 主要城市: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伏尔加格勒 国庆日:6月12日 国歌:《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国家代码:RUS 官方语言:俄语 货币:卢布 时区:UTC+3至UTC+12 国家领袖:总统:普京 总理:梅德韦杰夫 人口数量:143,322,650(2013年) 主要民族:俄罗斯族,鞑靼族,乌克兰族等

中国元明清朝时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剎国”。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清朝政府时,蒙语的“OROCCIA”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而英语中,俄罗斯(Russia)也与“罗剎”相近。《俄国·蒙古·中国》一书的汉译本序言中指出:“罗剎,是当时清廷对侵扰我东北边疆的沙俄哥萨克的通称。” 罗剎是指俄罗斯,是清朝初年中国人对俄罗斯的一种特殊称呼。“罗剎”可指国家也可指国民。由于音译不同,曾有罗叉、罗车、罗沙、罗禅(李氏朝鲜惯用此称)等写法。乾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将元代译名“斡鲁思”、罗剎等名正式改译为“俄罗斯”,终止了俄罗斯译名自元代以来混乱不统一的局面。罗剎经常侵扰我国的黑龙江领域,对当地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少数民族进行野蛮杀掠。康熙二十三年四月(1684年5月),康熙皇帝抽调福建、云南、湖广等地军队,和东北各族人民一起,对沙俄入侵者进行抵抗,在雅克萨战役中,击败了罗剎。后来,中、俄两国政府派代表进行谈判,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不久,康熙帝即命国史馆编纂成《平定罗剎方略》,彙辑了平定罗剎前后的有关谕旨、奏议、文牍等档案,排列顺序是以时间作为编年。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22:5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491787284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俄罗斯   明清   罗剎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