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及其併发症中西医诊治学

更新时间:2025-05-24 01:44:47 阅读: 评论:0

糖尿病及其併发症中西医诊治学

《糖尿病及其併发症中西医诊治学》是200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仁和,赵进喜。

基本介绍

书名:糖尿病及其併发症中西医诊治学 作者:吕仁和,赵进喜 ISBN:9787117108584 页数:859页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2版 (2009年1月1日)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条形码:9787117108584 尺寸:26.2 x 19.6 x 4.3 cm

作者简介

吕仁和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34年9月出生于山西原平,为原北京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和内分泌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吕仁和教授是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的名老中医药专家,被中央保健委员会聘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併发症、肾病、老年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从师施今墨、秦伯未、祝谌予等中医大家,在诊治糖尿病及其多种併发症、肾脏病和多种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良好的临床疗效,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讚誉。先后组织创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为中医糖尿病事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学生遍布海内外。曾主编出版论着8部,其中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糖尿病及其併发症中西医诊治学》获200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康莱特杯”优秀着作一等奖。发表《老年人糖尿病880例临床治疗分析》、《糖尿病肾病568例临床治疗分析》、《糖尿病肾病评述》、《治疗糖尿病及其併发症的三件宝》、《肾炎液治疗慢性肾炎288例总结》等论文70余篇。承担国家科委“七五”攻关项目“慢性肾炎治疗临床研究”,“八五”期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研究”,主持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画项目“止消通脉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和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防治最佳化方案研究”。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继承《黄帝内经》有关“脾瘅”、“消渴”、“消瘅”的论述,基于临床实际,提出了糖尿病及其併发症防治“二五八”方案、“六对论治”、“三自如意表”,主张对糖尿病及其併发症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辨证论治。在总结长期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诊治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用药思路。在“微型瘕瘕”病理假说指导下,提出了诊治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併发症防治方案,并研製出临床有效的系列经验方药:活络止消丸治疗周围神经病变;舒肝止消丸治疗脂肪肝;益气止消丸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疲乏症状;明目止消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止消保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通便止消丸治疗便秘;止消通脉宁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泌感康治慢性泌尿系感染;慢肾防衰液治疗慢性肾炎;肾衰康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和从事医疗工作,受到普遍好评。曾为阿拉伯某国国家元首诊病取得成功,为中医学走向世界做了大量工作。赵进喜教授,号医灯,又号慈航。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5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肥乡县一耕读世家。幼承家训,酷爱读书。曾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得到张贵印等先生指点,苦读5年,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到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并随当地名医杜庆云、韩志和等临证。后考入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天津名医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肾脏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其问遍访津门名宿,受益良多。后又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着名中医内科学家王永炎院士,着名肾病、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教授,及着名肾脏病理专家魏民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现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画“糖尿病肾病”项目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重点研究室主任,北京市薪火传承“3+3”计画吕仁和工作站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和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为吕仁和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和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学术传承高徒奖获得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培养的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他崇仲景而师古今百家之学,认为三阴三阳可以钤百病,重视体质,强调辨方证、选效药。临床长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多种併发症、肾病、内科杂病和妇女更年期综合徵、盆腔病以及小儿多动症、抽动一秽语综合徵、遗尿症等疑难杂症。在科研方面,曾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项目等的科研工作。其科研成果《疏利少阳标本同治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糖尿病肾病相关研究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近期,其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画项目《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最佳化方案研究》,又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内容简介

《糖尿病及其併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2版)》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在全世界範围内广泛发生,由于糖尿病多种併发症所造成的死亡和致盲、致残,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历史已经证明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併发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面对糖尿病及其併发症防治的严峻形势,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确实应该有所作为。目前的问题是世界各国的中医糖尿病学者和中医药同仁,如何加强合作和交流,进一步科学评价中医药疗效,逐渐形成糖尿病及其併发症规范化防治方案,如何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影响力,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全世界亿万糖尿病患者。

目录

上篇 总论第一章 糖尿病学术发展史及其相关文献评介第一节 国外对糖尿病的认识过程第二节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过程第三节 历代医家消渴病医论评介第四节 历代医籍消渴病相关方剂选介第五节 现代中药複方製剂和中成药第六节 有降糖作用的单味中药相关文献与现代研究第二章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其危害第一节 全球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其趋势第二节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其趋势第三节 糖尿病的危害第三章 人体物质与能量代谢及其调节第一节 糖代谢及其调节第二节 脂肪代谢及其调节第三节 胆固醇第四节 血浆脂蛋白第五节 蛋白质代谢第六节 维生素第七节 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第八节 食物纤维和水第四章 胰岛与胰岛素第一节 胰岛解剖学第二节 胰岛细胞第三节 胰岛素第四节 与糖代谢有关的其他调节激素第五章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第一节 糖尿病的病因第二节 糖尿病发病机制第三节 糖尿病併发症及其发病机制第六章 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第一节 《内经》消渴病分期思想探源第二节 《内经》有关糖尿病及其併发症病因和发病的论述第三节 糖尿病不同阶段的病机演变第四节 糖尿病中医病机理论及其现代研究第七章 糖尿病防治“二五八”方案第一节 糖尿病治疗总目标:长寿加健康第二节 糖尿病代谢控制与五项观察指标第三节 糖尿病综合治疗原则与八项治疗措施第四节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与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下篇诊治脾瘅期(糖尿病前期)第八章 糖调节受损第九章 代谢综合徵第十章 肥胖症消渴期(糖尿病临床期)第十一章 糖尿病诊断与分类第一节 糖尿病诊断标準第二节 糖尿病的分类与分型第十二章 糖尿病的治疗第一节 饮食治疗第二节 运动治疗第三节 心理调摄第四节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管理第五节 中医药辨证论治第六节 口服降糖药治疗第七节 胰岛素治疗
第八节 针灸治疗第九节 推拿治疗第十节 气功调养第十一节 基因治疗第十二节 胰腺和胰岛细胞移植第十三节 糖尿病常见治疗误区第四节 关于糖尿病中医脏腑论治与从痰湿瘀热毒寒邪论治思路第五节 当代医家治疗糖尿病经验简介第十六节 中医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第十三章 糖尿病及其併发症“六对论治”方法与“三自如意表”第一节 糖尿病及其併发症“六对论治”方法第二节 糖尿病患者自我调治“三自如意”表第十四章 特殊糖尿病第一节 儿童糖尿病第二节 老年糖尿病第三节 糖尿病与妊娠第十五章 糖尿病与围术期第一节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手术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第二节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处理措施第十六章 糖尿病与精神心理障碍第一节 糖尿病与抑郁症第二节 神经症第三节 睡眠障碍第四节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第十七章 糖尿病合併感染第一节 糖尿病合併肺部感染第二节 糖尿病合併肺结核第三节 糖尿病合併胆道感染第四节 糖尿病合併泌尿系统感染第五节 糖尿病合併皮肤软组织感染消瘅期(糖尿病併发症和伴发病)第十八章 糖尿病急性併发症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第二节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徵第三节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第四节 低血糖症第十九章 糖尿病慢性併发症第一节 糖尿病性心脏病第二节 糖尿病合併脑血管病变第三节 糖尿病肾病第四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第五节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第六节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第七节 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第八节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第九节 糖尿病胃肠病糖尿病胃功能紊乱糖尿病肠病第十节 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第十一节 糖尿病合併皮肤瘙痒症第二十章 糖尿病相关疾病第一节 糖尿病与高血压病第二节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症第三节 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第四节 糖尿病与肝胆疾病肝源性糖尿病糖尿病与脂肪肝糖尿病与胆石症第五节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糖尿病合併牙周炎糖尿病合併口腔溃疡附篇糖尿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其解读关于糖尿病及其相关病症病名规范的意见糖尿病及其併发症中医药防治现状与前景展望(代)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2:3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5241382858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西医   糖尿病   併发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