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古代的货币,大家肯定都非常的清楚,有的是碎银,有的是铜钱,但是唯独纸币非常少。毕竟纸币都是那种很大额度的银票。那么为什么在古代的时候,货币不选择用纸币,而用铜钱呢?明明纸币的成本要低很多。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早期不用纸币是因为没有用纸币的意识,而这个又和技术相关。
古代先用天然贝壳做货币,后来用加工的贝型物,冶金技术发展后出现了金属货币,如果要用纸币,起码要等到纸的出现。由于金属货币出现得早,已经深入人心,所以造纸术被东汉的蔡伦改进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依然没有用纸做钱币。
用纸做钱币,这个想法需要一个契机,也需要一个过程。
纸币 印制成本低廉 易消耗 磨损 只代表货币 没本值
铜币 耐久 不易损耗 但制作成本高 容易被化做它用
用纸做货币最先萌芽于唐代,原因是铜钱不够用。
注意,虽然金银和铜币都有货币属性,但在明朝之前流通货币一直都以铜钱为主,从明代嘉靖开始才将白银作为正式货币。秦汉用钱,一千文为一缗。唐代钱和帛一起用,钱是金属货币,帛是实物货币。宋代用钱,单位是贯,比如水浒中生辰纲是十万贯。元代比较独特,主用纸钞,钱是少量。明朝开始以白银为流通货币,和铜钱并行。
唐朝的时候经济发展太快,因为来不及铸造,铜钱不够用了,为了解决钱荒,商人用飞钱这种纸质替代铜钱作为交换工具,这时的飞钱不是政府发行的,也不是纸币。
宋代的时候官方在蜀中发行了世界上第一个纸币交子,还是为了解决钱荒。
本文发布于:2023-04-03 20:3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5819622883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