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明于贞观十九年出征高句丽途径邺县的时候亲自祭奠了魏武帝曹操,在祭奠的时候,他亲自撰写了祭文: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这个在《资治通鉴》中有明确记载。那么这个“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是个什么意思呢?下面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解释一下。
这里面“万乘”的意思就是“万乘至尊”,代表的是帝王,太宗人家曹操的军事才华,但是作为政治家是有所不足的。唐太宗和曹操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可以说李世明是最有资格去评价曹操的。
在唐太宗祭奠曹操的前几天,留守在长安的房玄龄给唐太宗送来个人,这个人说要检举和揭发房玄龄。在唐太宗得知了此事之后,便把这个要检举的人给腰斩了。并且告诉房玄龄,以后这样的事情可以自己处理了,更有如是者,可专决之。”
而这就是唐太宗跟曹操的最大区别。唐太宗敢于放权,非常的信任下属,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臣子的工作积极性。初唐时期,唐朝的名相辈出,不论是房玄龄还是魏征,又或是杜如晦和孙无忌,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德才兼备,其政治风气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少有的清明时期。
而曹操在掌权期间,其“唯才所宜”、“吾得而用之”,是只看才华不看品德的,只看能不能为自己所用,其枭雄的本色是暴露无遗。虽说是治乱之际,解决问题的无奈选择,但是对于长久发展的话,就缺乏考虑了。在加上曹操本色就生性多疑,不论从政治家还是王者来看,都不算大气。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00:2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6217042903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