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是刮骨钢刀来看看事件始末原因

更新时间:2025-05-14 16:53:16 阅读: 评论:0

图|明光宗朱常洛

01

话说明光宗朱常洛这个人,也是够衰的。

从出世那一天起,他老爸万历皇帝就没一天排挤过他。

千辛万苦,在经历了将近15年的“国本之争”,又挺过去了“梃击案”后,即位为帝。

却在短短的一个月后,死在了二颗小小“红丸”上。

世称“红丸案”。

注:

1、国本之争:明神宗册封皇太子的问题。那时候有两派各自拥戴皇大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角逐皇太子之职。

2、梃击案:万厉四十三年(1615年)一场相关皇太子朱常洛被暗杀的重大事件。

明朝末年三大悬案,朱常洛一个人独享了俩——

梃击案和红丸案。

而此外一个,也就是“移宫案”,在他闭上眼那一刻,也开始了~

02

万厉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三十日,明神宗朱翊钧病逝。

八月一日,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明光宗。

光宗便开始了新朝的政治改革,发内帑银(自己掏钱)奖赏战地将领,尽罢天地矿税,任职起用大量高官……

朝廷为之一新。

可遗憾的是,大家期待的新君王,即位十天就累倒了。

为什么?

夜灰雀歌呗。

又不敢让臣子们了解,不敢宣御医。

……

总而言之,朱常洛吃完二颗红丸后,于九月初一卯时,病逝于乾清宫。

国不能一日无君。

新君到底是谁?

大明王朝帝位承继十分方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谁年纪大,就立谁,免得大伙儿还需要站位。

朱由校是朱常洛较大的孩子,就他了。

可那么问题来了——

这名帝位继承者,那时候被别人扣在了乾清宫。

谁这么大胆量?

朱常洛最宠溺的女性,李选侍。

03

这儿必须先说一下,什么叫选侍。

大明后宫本沒有选侍这一等级的。

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以前,朱常洛一直沒有孩子,他老爸万厉心急:你没急着当爹,我都想抱孙女呢。

就懿旨让朱常洛“多选题淑媛,以侍上下”。

之后就拥有大儿子朱由校。

很好的信息,赶快报告给老爸吧。

可朱由校他娘程氏没有名分,如何报?

思来想去,就抠谕旨的关键字,报选侍程氏。

从这个时候,明朝后宫就多了那么一个称呼。

同样,李选侍也是个没名份的主

朱常洛死前没册立王后,连嫔妃都没一个。

因此,李选侍早已想当王后了。

八月二十三日,借着朱常洛重病,李选侍归还重臣带话,说自身要当王后。

内阁制说,册封王后,礼部要提前准备仪典,您不要着急啊。

李选侍惦记着:总之王后之职非我莫属,那么就再等等。

仅仅想不到,朱常洛走的太急匆匆。

李选侍或是李选侍,啥也没捞着。

如今朱由校要称帝了,她更心急了。

这小孩终究并不是自身亲生父母的。

再不贯彻落实,黄花菜都凉了。

她找来啦亲信宦官魏进忠。

和小魏公公一累计,计划方案就出来:把朱由校留到乾清宫为他爹守夜。

这也是为名上说着超好听。

具体呢,是劫持朱由校,来和内阁制的老油子们讲价:新皇上在我手里,你们最好是看清状况,把册立王后典礼帮我补上。

明朝孝端皇后风冠

04

这一天,重臣们赶到乾清宫哭拜朱常洛,发觉朱由校没有在。

内阁大学士刘一燝询问朱由校降落。

乾清宫左右没有人回复。

老赵便厉声呵斥,高呼:

“谁敢匿新君王者!”

这句话自然是说给里边的李选侍听的。

意思是:先王爷在的情况下,大家内阁制还给你点脸面,如今都病逝了,你连个等级也没有,还想当王后,够格吗你?

李选侍也不是泥捏的:总之外朝官不可以搜宫,只需老妈把朱由校捏在手里,不害怕内阁制不就范。

但是,李选侍忘记了,碉堡一般都是以内部结构攻克的。

内阁制巨头,哪一个在宫腔内没个换气的?

如同,张居正有冯保,高拱有陈洪……

刘一燝,有刘文(司礼监掌印太监)。

针对刘文而言,这时,宝应当押在哪儿,也很显著了。

1、李选侍的排面不占优势,除开朱由校手中,其他啥都没有。

2、李选侍也难以再让刘文的势力更上一层楼,而外边的这些诸臣全是权力派。

开了气,刘文便去拜见李选侍,说:外边这些人太不成体统了,如今让她们平静下来的方法,便是要我带上皇大儿子,去先王爷灵堂训斥她们一顿。

李选侍感觉有些道理,恰好自身也想要去和朝臣们谈一谈自身的福利待遇问题。

因此,就发生了大明历史上最搞笑的一幕——

刚到灵堂,刘文就一把拉起朱由校,拔脚就往乾清宫门口跑。

诸臣全自动紧跟,防止人被反抢。

众宦官围追。

两波人围住朱常洛的遗体折返跑。

跑到东宫门处,魏进忠扯住了刘文的衣服裤子。

右都御史杨涟上去就给魏进忠一个大嘴巴子,并高声训斥,刘文才得到走脱。

刘一燝和别的重臣借机把朱由校塞进辇里。

殊不知轿夫还没到。

生死时速。

吏部尚书周嘉谟,右都御史杨涟,内阁大学士刘一璟,英国公张维贤,亲自出战,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贵显的轿夫精英团队。

就是这样,朱由校安全性到了文华殿。

05

富易殿里,别的臣子都是在等信息。

见皇大儿子自驾,口呼万万岁,行君臣豪礼。

礼毕,臣子们就为朱由校的继位時间进行了猛烈争执。

有些人觉得此日午时就可继位,有些人明确提出直到初三日继位。

最终,杨涟的建议占了引风:

1、现如今宫腔内无嫡庶角逐之嫌。

2、先王刚病逝,并未落葬,孝服临朝也合不来礼乐制度。

臣子们决策,另择吉日即位。

但为避免朱由校再度掉入李选侍手上,杨涟奏请,让朱由校不必回乾清宫,去慈庆宫定居。

就在杨涟自认为这事处理恰当之时,御使左光斗指向杨涟的鼻部就骂:

“假如事儿出了哪些错漏,你这一百多斤够世人吃吗?”

杨涟这才意识到局势的严重后果:

1、乾清宫是皇上和王后呆的地区,别的嫔妃根本就不能长住。

2、哪里有让新皇上住在慈庆宫,而让一个没名份的女性占有乾清宫的?

3、只需李选侍还留乾清宫,就能再次操纵宫里局势。

左光斗肖像

做为“网络喷子中的战机”,左光斗并不是吹的,马上上疏:李选侍既并不是王后,又不是皇大儿子母亲,呆在乾清宫干什么?想要做武侧天?麻溜地离开乾清宫,返回她该回的哕鸾宫去。

李选侍气了个半死不活,宣召左光斗入宫严责。

左光斗根本就不待见,我是君王的御使,非君王召不赴,你们算什么东东。

朱由校宣布即位前的一天,杨涟再度上疏,规定李选侍马上移宫。

刘一燝和韩爌也拉着丞相方从哲,规定李选侍马上审批移宫事项,并立在宫门口等旨。

内阁制辅臣所有在场了,有很大的篡权之势。

最终,李选侍被逼得无法,只能老老实实来到哕鸾宫。

哕鸾宫是消磨嫔妃婢女了却残生的地区,与打入冷宫没有什么差别。

李选侍被淘汰。

朱由校随后移回乾清宫。

移宫案三步曲平面图

06

九月初六,朱由校总算宣布即位,是为明熹宗,国号雷霆999。

这时,内阁首辅依然是浙党领导者方从哲。

这就要东林党难受了:我们忙前忙后一个多月,累的跟小孙子似的,等礼贤下士,较大的领导干部居然或是这一反对党。

恶心想吐,太呕心了。

因此刚斗完李选侍,东林党就翻出了点事出去——

李选侍在移宫时,手底下大约小偷小摸,从乾清宫里偷去了一些宝贝,被发现后交三法司严办。

一时宫里人心惶惶,谣言四起,说李选侍被逼得要吊死,皇八妹(李选侍之女)要跳井……

御使贾继春看不过去了,奏疏内阁制:先王爷尸骨未寒,妻子和女儿就早已不保,这像话吗?

这棒子有点儿猛。

左光斗和杨涟坐立不安了,赶快上疏自辩。

但是再一查,贾继春是浙党的人。

这一下全懂了。

这显然是受方从哲的挑唆给东林党下黑火。

左光斗和杨涟又想到,李选侍移宫的情况下,内阁制最不充分的到底是谁?

不便是本应充分发挥较大功效却一直假死的丞相方从哲吗?

东林党抄混蛋就上,斥责贾继春上疏是收了李选侍的益处,规定惩处贾继春,而且罢免方从哲和贾继春私相授受,朋比为奸。

明熹宗朱由校瞬间火冒三丈:当时李选侍可把我妈妈欺压得开始怀疑人生。

当众细数其罪孽,并严责贾继春。

方从哲的老账也全被拿出来了,当时红丸案,你仿佛都不整洁,你也有脸干丞相?

方从哲就是这样垮台了。

移宫案,至此完毕。

明熹宗朱由校

07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明朝末年这三要案,尽管是朝廷事件,但它的危害,早已蔓延到到了明廷的各个方面。

莫不在大明朝亡国的道路上,踩了一脚油门踏板。

例如,明熹宗当政的七年,是明代宦官专权最厉害,党争最剧烈的七年。

例如,万厉四十八年到雷霆999二年这段时间,恰好是努尔哈赤发展趋势更快的情况下。

……

-完-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07:4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697649294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钢刀   始末   来看看   原因   事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