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邀14岁女英雄参加开国大典,却遭到拒绝:很有意思

更新时间:2025-05-10 12:34:51 阅读: 评论:0

1949年9月下旬,安徽无为马家坝村来了一名邮递员。

他来到村子里后找到村干部,让其帮忙找14岁的马三姐,说有封信件需要她签收。

马三姐很是疑惑,谁会给自己发来请柬呢?

当她打开信件后,才知道这封请柬意义非凡,邮寄单位是中央办公厅。

信中毛主席对她这个渡江战役中年龄最小的女英雄很感兴趣,因而邀请她参加开国大典。

看了这封信后,马三姐很是兴奋,可她的父母却不这么想了。

他们先是担心信件真伪,又以孩子年龄太小,没出过远门,怕不安全,因而拒绝让孩子去往北京。

马三姐尽管很想前往北京目睹伟人毛主席的风采,可父母这么说了,她也只能“拒绝”邀请。

参加开国大典的邀请被拒绝?这下,让毛主席对这个14岁小女孩更感兴趣了,直言:我得亲自见见她。

那么,14岁的马三姐在渡江战役中究竟有怎样的贡献?毛主席最终得以如愿以偿了么?马三姐和毛主席之间还发生过哪些趣事呢?

马毛姐

(一)“我得亲自见见”

1951年9月,此时临近国庆庆典,中央按例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参加庆典活动。

毛主席想起两年前曾拒绝他的14岁“渡江女英雄”马三姐,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个女英雄很有意思,我一定要亲自见见。”

同月20日,毛主席的第二封请柬被当地一干部亲自送到马三姐手里。

该干部说道:

“开国大典时你没有去参加,主席并没有计较什么,他仍然惦记着你,而这次再次邀请你参加庆典活动,你就跟着代表团一起去吧,一切后顾之忧我们帮你处理!”

毛三姐听了后激动落泪,她没想毛主席日理万机、废寝忘食,还能记着她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姑娘。

那么,马三姐是谁呢?

其实她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村女孩,1935年出生于安徽无为刘渡镇马坝村的渔民家庭,母亲先后生育13个孩子,但只活下来8个,因她排行老三,这才有了“马三姐”的名字。

当时,渔民生活十分辛苦,除了要定期上交一笔钱给地主恶霸,平时也要送上一些渔获巴结恶霸。

但当局不仅坐视不理,更是和恶霸地主沆瀣一气,这让渔民敢怒不敢言。

马三姐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会划船,常年经受着风雨大浪的敲打,她整个人也变得坚强不屈,不怕吃苦也从不认输。

七八岁时,马三姐就学会了游泳,十余岁时她就可以只身一人在长江里游个来回。

即便马三姐一家勤勤恳恳,可因靠天吃饭,且遭受地主压迫,因而家庭生活仍然贫困不堪。

抗日期间,因前线战争紧张,马三姐父亲曾被国民党军抓去当壮丁。

但家里孩子多,父亲去前线后就少了顶梁柱,无奈之下母亲只能将三姐卖给恶霸当童养媳,换来三石大米,这才赎回了马父。

然而,幼小的三姐被卖到恶霸家里后,整天过着非人的生活,不仅做着繁重的家务,还会被恶霸无端殴打,浑身青一块紫一块,有时连饭都不让吃。

受尽折磨的马三姐瞅准机会,趁夜逃离恶魔手掌,但她担心恶霸向父母要人,只好远离家乡乞讨生活。

直到三年后的一天才摸回家,父母又惊又喜,以为她早就饿死了。

1948年国民党军掳走了一大批渔船和民工,让其沿着长江南岸建造防御工事、碉堡,而13岁的马三姐和兄长马胜红也在其中。

当苦工的日子很苦,需要没日没夜地建造防御工事,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却只换来两个窝窝头,难以饱腹。

遭受折磨的渔民纷纷趁夜从南岸游回北岸,马三姐和哥哥也这样偷跑回家。

但为了避免再次被抓苦工,马三姐只好和哥哥躲藏起来,日子过得很是憋屈。

直到解放军来了后,那些地主恶霸全部被抓示众,反动军警也被处决,穷人们这才翻身做主,大家也分到了土地,恢复了农业生产,不再担心饿着肚子。

可见,在14岁之前,马三姐一直普普通通,只是劳苦大众的代表。

但真正改变她命运,让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小英雄,还要提及渡江战役。

(二)主动交出自家船只

为了打赢渡江战役,二野、三野百余万大军来到长江北岸枕戈待旦,一场大战随即爆发。

从宜昌到上海1800公里的长江沿线上,蒋介石陈兵70万大军,且派出300多架飞机以及上百艘军舰,打造海陆空立体防线。

解放军主力大军虽然多达百万人之多,可没有制空权制水权,再加上很多士兵都是北方人,不善水战,想要打破敌人的防线难度很大。

此外,国民党军队南撤之时还将北岸的所有船只摧毁,就连船工也被掳到南岸。

这让渡江战役的难度再次提升。

不过面对困难,解放军并没有气馁,反而是深入群众中去,动员渔民将家里的船只拿出来,并教导解放军游泳、划船、辨别方向等技能。

自解放军来到无为后,马三姐积极参加地下活动,配合解放军将情报传递出去。

如1949年初的一天深夜,三姐和哥哥马胜红(地下党员)悄悄划着船只穿越芦苇荡,并朝着江南划去,而船上坐着几个乔装打扮的解放军侦察兵。

经过几个小时的划行,马三姐巧妙躲过对岸敌人的探照灯扫探,神不知鬼不觉来到南岸。

在老乡的帮助下,侦察兵化成民工混入敌人的工事阵地中。

三姐则装扮为小商贩,高喊着“洋火香烟桂花糖”,从而穿梭各大工事前,巧妙将情报送到侦查人员手中,并及时将珍贵情报送到北岸的指挥部。

1949年2月,驻扎在无为的解放军在各个村子中张贴布告,提出征集船只、协助解放军渡江的请求。

马三姐和兄长马胜红第一时间就看到很多人聚集讨论,这才知解放军张贴布告。

因三姐不识字,只能让兄长讲解上面写了啥。

当得知解放军要征用渔船时,马三姐决定和哥哥回家劝说母亲将家里仅有的一艘渔船捐出去。

母亲起初不同意,可在她的再三劝说下,父母这才同意将船只捐出来。

就这样,马三姐家成为村里第一个主动上交船只的人家。

不过布告发出几天了,解放军只征集到几只小船,眼看渡江在即,驻扎当地的三野24军50师官兵十分着急,依靠这几条小船是渡不了江的。

但不管解放军如何做工作,可仍然有很多渔民担心,大家生怕提供船只后人也必须过去,拖家带口的,性命难保。

三姐得知后,主动和哥哥动员,她对大家说:

“蒋匪统治时,我们长期被压迫、剥削,但自从解放军来了后,家家分到土地,人们日子也变好了。既然解放军这么为我们着想,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们呢?”

就这样,在马三姐的劝导下,村里200多个渔民纷纷将船只交出来。

这些船只被集中开到凤凰颈的内河中训练,马三姐等人也主动教导战士们游泳、划船等技术;而解放军也教会船工如何扔手榴弹、打枪、包扎伤口等军事知识。

同年4月19日,解放军召集船工召开动员大会,大会上每个人都群情激昂。

可真正落实下来,组建渡江突击船时,会场瞬间冷清下来,谁也不愿意举手报名。

毕竟大家都明白,一旦战役真的打响,那突击船将是枪靶子,危险性非常大,生死未卜。

当时动员大会规定一家派一个代表参加,马家由哥哥马胜红代表,但三姐也偷偷混在人群中,她见会场如此沉默,立马憋不住了,说:“我家小船愿意参加突击船!”

话音刚落,几百双眼睛刷刷扫了过来,首长也露出惊喜神色,赞叹道:“小姑娘人小胆子不小啊!”

在马三姐的带动下,又有几个船工站出来,就这样,4条先锋突击船算是确定下来。

(三)七天七夜忙抢渡

次日,解放军和船工合力将船只从内河运到长江边,而参战的船工每个人都领到两枚手榴弹,等待夜里军令发起。

夜幕降临后,我军炮火劈天盖地地朝着对岸阵地压去,解放军也陆续登船。

此时马三姐忙着为战士搭跳板、一位解放军首长见了后,让她赶紧回家。

大江中打仗可不是过家家,一旦吓哭了可不误了大事了?

马三姐连忙争辩道:“别看我年龄小,但摇船游泳不比你们差多少,前些日子我还送侦查员过江呢。”

然而不管她怎么说,首长就是不愿意让她参加,并称她不下船就换一条船。

无奈之下,马三姐只好气鼓鼓下了船。

实际上她心里有了个主意,等船只划动后,她再跳上船。

果然,很快船上就坐满了三十多名官兵,待船头离岸、船尾甩到岸边的一刹那,马三姐借着夜幕一跃跳到船上,并躲在船尾的船舱内。

直到小船驶入江中时,她才来到船头。

解放军见了后,说:“你怎么跑来的?前线很危险,你不怕吗?”

“不怕,我会掌舵,也会划水,我哥哥眼睛不好,我负责掌舵,一手划桨,这样也能帮上忙。”

此时,船只已驶入江中心,且被敌人的照明弹照亮。

敌人朝着船只发起了猛烈的炮火,顿时间炮火连天,落在水里掀起巨浪,船只也在巨浪中四处摇摆,附近的两艘突击船被击沉。

马三姐并不畏惧,尽管子弹打烂船帆,可她依旧镇定自若,拼命划着船向前走。

解放军见她如此大胆,纷纷竖起大拇指。

随着双方交火愈发猛烈,不久后马三姐的左臂也被一颗流弹击中,一时间鲜血直流,可她仍然强忍着剧痛,拼命划桨。

哥哥扭头发现后,得知她受伤,简单为其包扎,让她躲在船舱内,可她说什么也不愿意。

也有解放军提议先等等,等后面船只追上来了再向前划,但马三姐说:“不行,敌人的炮火太猛,停了就会被当成活靶子,我们要赶紧靠岸,将岸上的敌人消灭,后面船只才能轻松过岸。”

就这样,四十多分钟后,船只抵达南岸的芜湖三山区夏家湖。

部队上了岸后,又迎来了一大挑战,因敌人隐藏在碉堡内,朝着解放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企图利用火力优势封锁江岸,这让突击队冲刺受到压制。

一旦继续下去,必然会延误战机,马三姐见状,立马对解放军说:

“跟我来,我曾参与修建碉堡,地雷埋在哪里我很清楚。”

就这样,她带着两个爆破手,巧妙躲过敌人的火力压制和雷区,快速朝着碉堡行进。

然而,快接近碉堡时,敌人发现了他们,并拿着机枪拼命扫射。

三姐见状气恨不已,她连忙将腰间的手榴弹拿了出来,朝着碉堡扔去。

而另一名爆破手则趁着爆炸产生的烟雾,快速来到碉堡下面,并成功将碉堡炸掉。

在三姐的指点下,解放军接连炸掉几座碉堡,大大减轻了后方部队的压力。

此时,新登岸的部队趁机发起了猛攻,敌人的南岸阵地瞬间土崩瓦解。

马三姐还想继续向前冲,哥哥当即拉住她,说:“我们要赶紧回去,还有解放军要运。”

回去的途中,三姐发现一名受伤的敌机枪手在爬动,惊呼道:“他手上那家伙威力大,要死好多人呢!”

想到这里,她拿出仅剩的一颗手榴弹,朝着敌人扔去,一声巨响下敌人被炸死在原地。

途中,马三姐和哥哥还救起落水的战士和民工。

当天,马三姐兄妹横渡长江六次,运送近百位解放军战士。

而接下来的六天六夜,马三姐和哥哥又争分夺秒,不断运送着渡江部队和物资。

(四)获荣誉称号

渡江战役历时42天,解放军利用木帆船一举攻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共有3382名水手和解放军一起,冒着猛烈的炮火抵达长江南岸。

据悉,渡江战役中,无为地区涌现出两名特等渡江英雄,一名特等渡江功臣,一等功臣296人,二等功臣429人,三等功臣973人,四等功臣499人。

马胜红因表现出色,荣立渡江一等功、授予“支前模范”称号,还领到50斤大米、2套衣服、2双鞋子。

因马三姐是自己偷着加入战役中,上级领导并不知情,因而没有为她评功。

马三姐听了后,并没有不开心,反而说自己是自愿的。

然而,半个多月后,三姐和父母在农田里忙着插秧,解放军和地方干部敲锣打鼓来到马坝村找马三姐。

原来,庆功大会召开后,不少战士回忆起那个年仅14岁却勇敢坚强的小姑娘,却没有在名单内发现她的身影,认为她应该授予英雄称号。

随后,战士们将这一消息向上级汇报,巢湖军区司令部得知后,授予三姐“渡江特等英雄”、“支前模范”之称号。

因是无为地区仅有的2个特等英雄之一,地方干部决定亲自为她召开庆功大会。

大会上,马三姐十分紧张,激动地连句完整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来。

会后,在众人的拥簇之下,马三姐戴着大红花,骑着骏马在县城内游了一圈,百姓们纷纷目睹她的风采。

就这样,马三姐一夜之间就成为无为妇孺皆知的小英雄。

不久后,马三姐的事迹在媒体的报道下传到北京,也传进毛主席的耳中。

当得知她的事迹后,毛主席也想看看这位渡江战役中最小的英雄有何不同。

他亲自邀请马三姐参加开国大典,但遭到了拒绝。

不过,1951年,随着毛主席的二次邀请,再加上当地官员的“保驾护航”,父母同意她前去北京。

没出过远门的马三姐十分高兴,她兴高采烈的打扮一番,随着安徽“老根据地代表团”踏上去往北京的火车。

(五)毛主席为其改名

同年9月29日下午,毛主席在怀仁堂接待各省的代表团成员。

为了能早点见到毛主席,马三姐和大伙早早来到大厅。

因她个子矮,为了能看清主席样貌,特意跑到大厅里的一根柱子旁,计划爬到柱子上看。

安徽代表团领导见状,立马让她下来,说道:“你这小机灵鬼,可不能失了礼仪,等会你作为代表,向毛主席敬酒!”

原来,根据规定,每个省都要派出代表向主席敬酒,三姐知道后十分激动。

酒宴开始后,她就端着满满一杯酒走到主席面前,但见到主席后她激动道说不出话。

后面争着敬酒的同志随即将她挤走了,这让马三姐有些不悦,领导见状说:

“三姐,不用失落,毛主席请你看戏呢。”

次月初的一天下午,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邀请各地代表观看京剧,马三姐被安排坐在毛主席、周总理中间。

周总理笑着说:“主席,她就是你邀请2次的渡江小英雄?”

主席笑着点头,亲切和三姐交谈,问她叫什么名字。三姐紧张道:“我没有名字,因我姓马,又是家里老三,人家都称我为马三姐。”

旁边的陈毅打趣道:“喔,没想到我们的马三姐还是无名英雄嘛!”

次日,毛主席邀请马三姐去家里吃饭,饭桌上还有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她们和三姐差不多大。

主席介绍道:“这位是渡江小英雄,可是你们的学习榜样,要向她学习喔!”

随后,毛主席又转头看向三姐,说道:“昨天得知你还没有名字,我想了想,女英雄怎么可以没名字?我就给你起个,你就叫‘马毛姐’吧,行不行?”

马三姐听了后激动不已,连连点头感谢,从这一刻起她就有了正式的名字,还是毛主席亲自给起的。

饭桌上,主席也关心她的学习,问她有没有接受过教育。

马毛姐摇摇头,因年幼时家庭贫困,没机会去学校读书。

毛主席问她想不想留在北京读书,马毛姐听了一愣,想了想后拒绝了。

毕竟她从未离开家乡,父母会担心,且省里也已安排她在家乡学校读书。

毛主席听了后笑着说:“好啊,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才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随后,毛主席赠送她一些学习用品和收藏已久的笔记本,并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因当时已是深秋,气温开始冷了起来,主席见她穿着单薄的衣服,担心她会冻着,又让警卫员为她做了两套新衣服。

临走前,毛主席还问她想去哪里玩,耿直的马毛姐不假思索的说道:“想去上海看看。”

主席爽快答应下来,让顾大姐陪着她坐飞机来到上海游玩,见到繁华的大上海,马毛姐很是高兴。

回到家里后,马毛姐将主席送的衣服、笔记本等锁在木箱子内珍藏。

只可惜一场洪水将箱子冲走,再找怎么也没能找到。

1954年6月,马毛姐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积极学习,并考上工农干部学校;195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合肥工作,先后担任麻纺厂团支部书记、车间主任、针织厂副厂长兼工会主席、东风服饰厂工会主席、鞋帽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

而后,马毛姐的事迹被拍成《渡江侦察记》,女一号刘三姐的人物角色真实塑造了她在渡江战役中的表现。

据悉,为了能拍好刘三姐,演员张金玲特意来到无为县请教她,并和她同吃住半个月之久。半个月时间内,马毛姐教会她跳船、划船等动。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毛主席仍没有忘记马毛姐。

1958年9月,主席在安徽考察期间,对安徽同志说:“把你们的马毛姐叫来,我想见见她!”

马毛姐得知主席仍然记着自己十分激动,这一次见面他们聊了很多事,主席见她成长很多,对其也连连表扬。

后来,在组织的物色下,马毛姐也有了家庭,生下了一儿四女。

不过马毛姐生活中从来不居功自傲、以权谋私,对儿女要求十分严格,不准为儿女开后门,让他们自己打拼。

马毛姐

就这样,马毛姐的孩子一直在工厂内担任普通职工。

1990年,为国家工作30余年的马毛姐正式退休。

但她仍然积极从事公益活动,如帮助街道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支持希望工程,支援灾区帮助灾民。

她还被十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并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多场次。因表现出色,马毛姐被评为“离休干部先进个人”!

2021年时,马毛姐荣获“七一勋章”,可见尽管她已退休多年,但党和国家一直没有忘记她曾经的贡献。

如今的马毛姐已是87岁高龄,尽管岁月在脸上留下痕迹,可她昔日的英雄风采依旧,对革命的热情依旧不衰。

希望接下来马毛姐老人能够健康长寿,过好每一天。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08:44: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073962948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