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大会上,毛主席环视主席台,大声问道:海东同志来了没有

更新时间:2025-05-17 06:32:21 阅读: 评论:0

1969年4月中共九大的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在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走上了主席台。

毛主席落座后并没有向往常一样主持会议的开始,他先是扭身环视了一下主席台周围,然后大声问起一个让在场众人都意料不到的名字,“海东同志来了没有?”

“到了!到了!”此时已经长年卧病在床的徐海东,拖着病重的身体连忙站起身来回答道。

毛泽东主席特意向站起来的徐海东招手致意,会场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徐海东在掌声中久久望着毛主席,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中共九大上的毛主席

而这是徐海东大将和毛主席最后一次见面,一个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一个是万众敬仰的共和国的缔造者,两人深厚的革命情谊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久经考验。毛泽东主席称徐海东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而徐海东对毛主席更是心怀崇敬。

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对徐海东将军会如此重视呢?两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陕北初见

1900年出生的徐海东在25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随后加入了红军,转战在鄂豫皖苏区,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逐渐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猛将。

虽然毛泽东一早就对能征善战的徐海东有所耳闻,徐海东更是一直对毛泽东充满敬意,但是两人的初次见面却是在1935年的陕北。

1935年9月,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在经过10个月的艰苦长征后,终于到达了陕北并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进行会师并在不久又和陕北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任军团长。

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在毛泽东的率领下成功到达了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徐海东得知消息后,万分激动地说:“天天盼,天天想,毛主席终于来了!”

次月初,正在对张村驿敌人发动进攻的徐海东收到了军团政治委员程子华派人送来的信,只见上面写着“毛主席下午到军团司令部来”。

徐海东(前排右一),程子华(后排中间)

收到信的徐海东一刻也不耽搁,立马命令部队停止进步,随后飞身上马,一路疾驰135里,翻了两座山,仅用三个小时就赶回到了军团司令部。

满身大汗的徐海东刚刚洗了脸,还在喘息的时候,毛泽东、彭德怀等人就到了。程子华介绍了徐海东后,毛泽东紧紧握住了徐海东的手,亲切地说:“海东同志,你们辛苦了!”。

徐海东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毛主席,一时握住毛泽东手竟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随后毛主席问了徐海东部队以及战士的情况,最后详细地问了陕甘根据地的敌人情况以及徐海东陕甘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的作战计划。

“你们说这第三次‘围剿’能粉碎吗?”,主席向徐海东问道。

“能!完全可以粉碎!”徐海东信心满满地回应。

“海东同志,先按你们的部署,把张村驿拿下来,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毛泽东看着地图说道。

徐海东

接到命令的徐海东,立刻又回到前方继续对张村驿发起进攻。

他对战士们说,毛主席和党中央已经到了,毛主席还向大家问好。

部队立刻沸腾起来,纷纷喊道:“毛主席什么时候来这里?”

“咱们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徐海东兴奋地表示。

听到这番话的战士们纷纷士气大涨,一鼓作气攻占下了张村驿。当天毛泽东立刻发报,对张村驿战斗的同志们进行了问候。

得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和红十五军团成功会师后,蒋介石急忙调集军队兵分两路对陕北红军进行“围剿”。

11月1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包括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林彪、徐海东等人参与的西北军事委员会议,会上决定集中红军力量在直罗镇一带全歼敌人牛元峰部。

21日凌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人亲自到前线进行指挥,徐海东则亲率一个团,迂回至一个山后然后攻进直罗镇,战斗持续到下午14时,敌人大部被歼灭,牛元峰也在随后的突围中被击毙。

毛泽东主席评价这次战役是“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多亏海东同志借给我的5000元钱”

虽然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终于有了安稳的栖身之地,但是陕甘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当地地主乡绅多年盘剥,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因此新来的中央红军要想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想当困难。

穷兵僻壤的陕北,不要说根据地建设,就是整个红军的后勤保障都成问题,尤其是冬季,本来就已经吃不饱的战士连保暖都做不到。

眼看冬季已经到了,后勤部负责人杨至诚也十分着急,于是就专门写了报告向毛泽东请示。毛泽东看完报告后眉头紧锁,面对事关战士们的后勤问题,毛泽东是又着急但又暂时无可奈何。

杨至诚(中间)

突然,他想到了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刘志丹的陕北红军在本地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给养可能会好一点,而徐海东的二十五军在到陕北之前一直在物资相对丰富的豫陕根据地活动,肯定也存有积蓄。

想到解决办法的毛泽东立刻叫来了杨至诚说:“你看是不是可以先向徐海东同志求助一下,以解燃眉之急。”

“主席!红二十五军仅仅比中央红军早到陕北一个月,他们能有这个力量吗?”杨至诚顾虑地问道。

“先去跑一下嘛!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经营了几个月,大概他们多少还有些家底。我相信,只要有可能,海东同志一定会帮这个忙的!”

毛泽东说完,点了一支烟,然后提笔写了个借条:

“海东同志,你好!因红一方面军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二千五百元。”落款“毛泽东”。

杨至诚拿到“借条”后冒着大雪,纵马向徐海东驻地飞奔而去。

毛泽东主席

徐海东拿到借条后,沉默不语,一旁的杨至诚以为他有难处就开口说道:“军团长,你们转战一年多了,一定也很困难,要是办不好的话,我回去向毛主席报告……”

杨至诚话音未落,徐海东擦了擦眼睛说:“不!不!我们再困难,也比你们好一些。”

原来徐海东的沉默并不是因为困难,而是内疚和自责。自从和中央红军顺利会师后,徐海东也注意到过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衣服单薄,于是就专门做了一些衣服送去,但是却没考虑到再送一些钱,这让刚刚得知中央红军后勤困境的徐海东心里十分不好受。

徐海东随即表态:“一定尽快想办法筹款送去!”

待杨至诚回去复命后,徐海东立马去军团供给部找到经理部长问道:“咱们总共还有多少家底?”

经理部长回道:“一共还有7000块。”

徐海东一听还有七千块,立马高兴起来,连说“太好了!”。可这时经理部长就一桶冷水浇了过来说目前军队既要添置冬装,又要买药买粮,这算下来自己部队还差三千块钱没着落。

看到经理部长为难的表情,徐海东就向他解释说中央红军面临的巨大困难,况且又是毛主席亲自派人来借钱,更不能因为我们而让中央红军挨饿受冻。

徐海东(左);刘志丹(右)

于是当天夜里,徐海东带着经理部长和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刘志丹一起商量如何在先保障中央红军的情况下解决自己部队的过冬问题。

次日,红十五军团就从七千块中拿出五千块送到了中央红军后勤部。

毛泽东对这件事久久难以忘怀,甚至多年以后在公开场合回忆起这件事时动情地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多亏了海东同志借给我的5000元钱呢!那几千元钱,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

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海东率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但就在一年后的1938年8月,徐海东因为劳累过度病倒在了抗日的华北前线。

毛泽东主席得知消息后,立马命令徐海东回到延安进行治疗。

见到毛主席的徐海东强撑着身体,第一句就是:“主席,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毛泽东却笑着问:“怎么才叫完成任务呢?”

“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徐海东回答道。

“那还早呢!”毛主席告诉告诉他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内战打了十年,这是抗战,我们也准备打它个十年八年!”

徐海东

随后毛主席特批50元来给徐海东增加营养,让其早日恢复健康。徐海东对主席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不已。

两个月后,身体尚未康复的徐海东参加了在延安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休息时,徐海东找到毛主席提出要重新上前线。

毛泽东摇摇手说:“莫急,你还是安心养病,仗有你打的。”

徐海东战场上不了就提出想进学校学习,毛主席当场爽快地答应了。随后,徐海东就进了延安马列学院,勤奋苦读,学习文化理论知识。

1939年,由于国民党掀起了反共高潮,全国抗战局势陡然恶化。8月1日,徐海东在延安又找到了毛泽东,苦苦请求毛主席要回到前线。

毛泽东依旧为徐海东的身体感到担心问:“身体好了吗?”

徐海东立马回答:“好多了。我这个人一听打仗就有精神,上阵一冲锋就什么病也没有了。”

毛主席一听是哈哈大笑说:“噢!打仗也可以治病,这是你‘徐老虎’的发明!”

随后毛主席若有所思一阵后笑着说:“好吧,我又得放虎归山,你准备一下,中央决定你同少奇同志一起到华中去。”

毛主席

可惜的是刚到华中工作不到一年,1940年1月,徐海东在对周家岗战斗做总结报告时,因为肺病复发,突然大吐血,当场病倒。随后病情逐渐加重,到最后只能躺在担架上随部队行动。

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同志看到徐海东病情严重就尽量让其休息,减少了徐海东的工作量,可不能参加指挥作战的徐海东却因此而更加烦闷急躁,病情也再次加重。

中原局领导无奈,只好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毛主席。1941年5月,毛泽东亲自给徐海东发了一份电报,最后劝告他“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收到电报的徐海东是忍不住留下了泪水,一是对毛主席的关爱充满感动,另一方面对自己不能和战友们并肩作战而深深自责。

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将“静心养病,天塌不管”用毛笔写在了牌子上,一直放在自己身边。

此后,徐海东的病情就时好时坏,一直等到全国解放,徐海东上战场的愿望也没能再实现。

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毛泽东主席对徐海东的病情一直非常关心。甚至解放后,徐海东还在给毛主席写信汇报自己的医疗情况。

得知徐海东病情有所好转,毛主席给他回信说:“病有起色,甚慰。我们大家都系念你,希望你安心静养,以求痊愈。”

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提议党中央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并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主张将徐海东立为大将第二。

徐海东大将

得知消息后的徐海东想到自己自1939年起就几乎是躺在病床和担架上的,没有为党和国做太多贡献,于是就想拒绝大将军衔。恰好周恩来总理来看望徐海东,徐海东就提出了自己想法。

周恩来安慰他说:“海东同志,授你大将,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决定的,要我看,不高也不低,恰当!”

此后徐海东一直就拖着带病的身体,去编写革命回忆录,为中共党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党的九大后不久,徐海东被派往郑州。

周总理

1970年3月25日,徐海东在郑州去世,享年70岁,在生命最后时刻他还反复念叨着:“我想见毛主席……”

徐海东大将曾经在自述中写下“做一个永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而徐海东也用一生证明和践行了这句话,就连对党员极为严苛的毛泽东主席也时常称赞徐海东为“最好的共产党员!”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09:2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14615295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来了   主席台   会上   毛主席   九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学编程|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