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赵一曼的是谁 赵一曼被抓后,遭遇了什么?当年审讯官:我终生忘不了那惨叫声

更新时间:2025-05-09 05:42:41 阅读: 评论:0

“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儿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这是赵一曼同志在革命期间写下的《滨江述怀》里面的词句,激昂的语调表现了赵一曼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也表现了当代女青年的觉醒与抱负。

而赵一曼同志也真如自己诗中所写的那样,将热血洒在了中华大地。

她被日军抓捕后,遭遇了惨绝人寰的刑罚,就连当年的审讯官都不忍回忆,表示自己终生都忘不了赵一曼的惨叫声。

革命志士赵一曼

1905年,在四川省宜宾市的一个地主家庭里,迎来了他们的第六个女儿,取名为李坤泰,后改名为赵一曼。

幼年时期起,赵一曼就表现出了她和常人不一样的一面,虽然生在晚清末年,赵一曼却对于一些封建礼教和习俗嗤之以鼻。

家境不错的她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地主出身的父亲十分向往知识分子的才情,于是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也十分重视,赵一曼在八岁那年进入了私塾读书。

虽然已经有先进思想的传入,但是那个时候对于女子读书还是存在很大的争议,赵一曼不以为然,反而十分认真好学,成绩经常位列前茅。

赵一曼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也十分珍惜在学校的时光。

不过好景不长,在父亲去世之后,家庭条件一落千丈,再加上正逢社会各地都在闹革命,时局动荡不安。

赵一曼被社会上的气氛所感染,也经常思考关于自己和祖国的未来。

赵一曼的姐夫郑佑之彼时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郑佑之十分欣赏赵一曼作为新时代女性的才情和态度,于是向她介绍了很多关于革命和共产党的知识。

在姐夫的影响下,赵一曼决定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学习马克思思想和共产主义知识。

在不断的学习中,赵一曼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十分匮乏,希望能够继续去到学校读书,1926年,赵一曼成功考入了宜宾女子中学。

重新来到学校的赵一曼更加奋发图强,争分夺秒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参与一些革命宣传方面的活动,作为女性的她对于妇女运动也十分关注,还被选为了女中学生会的常委。

也正是因为她在女中所做的这些贡献,组织批准赵一曼由青年团团员正式转为了共产党员。

赵一曼也正式踏上了革命旅程。

五卅运动,很多商户和学校自发地抵制洋货,活动愈演愈烈。

赵一曼也接到了上级的任务,要求她活跃在活动中,凭借自己在学生中的便利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外国人对中国工商权力的侵害,参与到抵制洋货的运动中来。

但是学生们的运动遭到了当地警察的武装镇压,这也正式点燃了民众的怒气,直接引发了全城性质的罢工、罢市、罢课,促进了更多民众的觉醒,是一次影响十分深远的运动。

从女中毕业后,赵一曼没有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特别关注军事政治方面的一些理论。

1927年,赵一曼去往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为她的革命道路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求学期间,赵一曼还邂逅了自己的爱情,并且在婚后第二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取名为宁儿,有了孩子,赵一曼更加坚定了自己革命的决心,他希望无数跟自己孩子一样的稚子,能够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

为了能够更好的执行任务,赵一曼忍痛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交给了丈夫的哥哥抚养,然后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战场。

甘将热血沃中华

1931年,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撞开了东北的大门,肆无忌惮地踏上了我国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正处在动荡期的祖国毫无还手之力,很快东北三省便沦陷了。

更加可恨的是,日本侵略者非但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更加猖狂的宣称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这番言论一出,立马引起了国内外中华人民的愤怒,中国共产党也调动了大批战士来到了东北进行支援。

其中就有赵一曼的身影,赵一曼被安排在沈阳的工厂中领导工人的斗争,赵一曼深入工人内部,真诚的宣传共产主义才是改变民众命运的唯一选择,并且鼓励工人们勇敢的站出来反日抗争。

1933年,赵一曼被任命为哈尔滨总工会的代理书记,在她的带领下,工人们发动了多次反日罢工斗争,为全民族建立统一战线打下了一定的民众基础,也激发了东北人民的抗日热情。

赵一曼在工作中十分认真严谨,对待工人和农民也非常耐心,经常会跟他们一起劳作,被当地的群众亲切地称为李姐,战士们还尊敬的喊赵一曼“我们的女政委”,可见赵一曼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进行,赵一曼也组织当地的工人建立起来了游击队,配合主部队进行作战,还立下了很多功劳,给予了日伪军沉重的打击,建立了民众抗日的信心。

赵一曼不仅在东北民众的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就连日军和日伪军都惊叹这位女性的身上竟然蕴含着这么强大的力量,在当地的报纸上还能看到对赵一曼的报道。

1935年,赵一曼在一次对日战争中,为了掩护部队不慎中弹,昏迷后的赵一曼被日军抓回了他们的营地,希望能从赵一曼口中获取有利的情报。

于是他们将赵一曼泼醒,当夜就开始了他们的审讯,当时已经身负重伤的赵一曼忍着剧痛控诉着面前的侵略者,日军看赵一曼如此倔强,对她使用了酷刑。

他们用马鞭狠狠的戳着赵一曼的伤口,不停的鞭打赵一曼。

剧照

但是赵一曼咬着牙硬是没有说出一句话,日军气急败坏,将赵一曼关在了牢狱中,为了之后能继续审讯赵一曼,他们还带来了医生为赵一曼治疗。

治疗赵一曼的军医是中国人,赵一曼凭借自己之前的宣传经验对军医和看守人员宣扬抗日的思想,他们也被赵一曼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动,于是答应了赵一曼帮助她逃离日军的魔爪。

不幸的是,赵一曼在逃离途中被日军追上,此时的日军已经彻底疯狂,他们对赵一曼采用了更加惨绝人寰的刑罚,不仅用电击,还对赵一曼灌辣椒水,整整一个晚上,日军的监狱里全都充斥着赵一曼的惨叫。

剧照

战争结束后,赵一曼当时的审讯官在回忆录中写道,自己终身都无法忘记赵一曼的惨叫声,他不能相信,一个柔弱的女子面对这样的刑罚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

在越来越疯狂的刑罚下,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她不停地对日军进行着控诉,没有吐露一丝一毫的情报讯息,日军丧心病狂的不断抽打着赵一曼,昏迷了就再用冰水泼醒,直到赵一曼奄奄一息。

日军感觉到自己从赵一曼身上得不到任何的有关信息,于是决定将她处死“示众”。

激昂遗书慰稚子

1936年,赵一曼被日军押在囚车上进行“游街”,赵一曼的眼睛里始终写满了坚定,面对敌人的屠刀,赵一曼丝毫不惧,展现了革命中共产党人的坚韧与忠诚。

即便是走上刑场,赵一曼也是昂首阔步,在侵略者无情的手枪对准她的时候,她高声喊道:“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到日本帝国主义!”。

在场的民众都为这个鲜活年轻的生命感到哀伤,同时也为她慷慨激昂地赴死感到震撼。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赵一曼用自己的鲜血给与了民众最醒目的一击,只有亿万万中国同胞联合起来,才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赵一曼临走前还给自己年幼的儿子留下了一封遗书。

赵一曼一生为祖国,为人民,问心无愧,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自己没来得及给他足够的母爱与教诲,就要这样离开他,赵一曼心如刀绞,于是在狱中,写下了一张字条。

她表示了自己对孩子的歉疚与遗憾,同时也希望儿子能够继承她的思想与志向,赶快长大成人,反满抗日,以此来安慰地下的母亲。

在赵一曼仅仅31年的生命中,有一半多都奉献在了革命上,最后连最宝贵的生命也都为了保护革命而牺牲,这样的先辈,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赵一曼不仅仅给革命奉献出了青春与生命,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坚贞不屈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时刻告诫着我们迎难而上。

在革命道路上像赵一曼这样的同志还有很多,也是他们的鲜血为我们铺就了一条和平安稳的道路,我们生活在当下繁荣的祖国中,幸福并感激着他们所做的一切。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09:2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146982951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赵一曼   惨叫声   被抓   终生   当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