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的前夜,天安门城楼前,忙碌的战士们嘴角挂着微笑,他们在悬挂并固定高达6米、宽达4.6米的毛泽东巨幅画像,伟人照片一挂上墙,天安门城楼瞬间焕然一新。
可就在不久前,国民党出动了轰炸机,对北京的南苑进行了轰炸,以此向当时实力尚且弱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示威。
不过即便如此,也无法影响新中国即将进入崭新时代的步伐与气势,只是为了减少国民党的干扰,党中央最终还是将开国大典的时间定在了下午。
1949年10月1日,百年钟鼓被敲响,礼炮声响彻了天安门广场,飘扬的红旗气势凛然,毛主席一身中山装出现在检阅台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
瞬间数十万群众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解放军联合军乐队团长,29岁的罗浪指挥200名军乐队队员演奏了《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曲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演奏队员在演奏这首由音乐家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时,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不由自主地跟唱。
这首歌曾在战争年代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歌词又脍炙人口,使得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忍不住唱着唱着就眼含泪花。要知道当时的人们因经历了太多的困苦,所以他们对于国家的热爱与深情不是现在人们所能体会到的。
然而,这首歌其实早在六年前就面世了,只因歌名中有“共产党”和“中国”这两个当时引人注目的关键词,所以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国人的共鸣。
可实际上,在开国大典上出现的这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并非是这首歌的最终版。俗话说:画龙需要点睛,而为这首歌画上神来之笔的人,正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
那么毛主席究竟为这首歌画上了怎样神奇的一笔呢?
1943年秋天,野三坡的山路上,当地村民在在白草畔放羊时偶然间看到了四位肩扛背囊的行路人正向着村里走去,当时大家都在躲着扫荡的鬼子,所以对于突然出现的四人很是警惕,不禁心想:兵荒马乱的,他们来这深山里干什么呢?
没过几日,村民们就在台子上看到了他们几个,原来他们竟是给党的剧社来演活报剧的人。而当晚演的是一个货郎在村卖日本烟,引得群情激愤,甚至有群众把鞋都扔到了抬上去。
这时候站出来一个人跟大家解释道:“只要货郎能真正悔改,我们就应该从宽处理。”
说这话的人就是曹火星,他和几位战友因为背负宣传抗日的使命,这才深入到房山地区,居住在当地的中堂庙中。
曹火星本名曹峙,由于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所以抗日救国一直是他的目标。而从小就擅长吹拉弹唱的他为了在革命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以抗日为宗旨的铁血剧社,并担任乐队队长。而改名为“火星”是为了表达自己愿意做革命队伍中的“星火”,为大家发光发热。
所以来此地没过多久,在平西根据地看到的一幅幅画面便化作歌词,出现在了曹火星笔下,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便是在昏暗的灯光下诞生。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关键阶段,前方将士奋勇杀敌,后方百姓们也是万众一心,坚决抗日。而曹火星等共产党员也在积极寻求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思想,扩大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可就在同年3月,看着日军大势已去,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日可待的时候,蒋介石再次动起了歪脑筋!他授意侍从室第五组组长陶希圣代笔写成了《中国之命运》一书。
该书用了最好的纸张印刷,售价却极为便宜。为了向人们传达书中“只有国民党才是中国之希望”的思想,国民政府下了强制命令,要求每位国民都必须阅读。
而蒋介石之所以想广而告之,归根结底是与国民政府在此时于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息息相关。
1942年1月1日,中国与英美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结成盟国,宣布对轴心国联合作战。10天后蒋介石就在日记里写道:“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交涉之时机,已可开始矣。”
到了当年10月,英美先是宣布了放弃华治外法权,随后加拿大、荷兰、巴西等国也表达了同样态度,蒋介石喜出望外,当天又在日记中写下:
“接获美英自动放弃在我国治外法权重订新约之通告,此乃总理革命奋斗最大之目的,而今竟得由我亲手达成,中心快慰,不可言喻。”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42年11月9日,蒋介石找到陶希圣商谈《中国之命运》书籍写作的问题来庆祝废约成功。
本来想要借此书来露脸的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在书籍出版后,却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
其中著名学者闻一多、西南联大教授雷海宗和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看完后都对此书中的观点和思想嗤之以鼻!
那么,对于《中国之命运》恶评不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其实都是因为蒋介石在此书中夹带了太多的“私货”。
比如:今日不平等条约既已取消了,则中国今后的命运乃就要决之于国内政治之是否统一与国力之能否集中的一点之上 。”
此种观点不仅过度吹捧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更是置人民群众在为国家争取主权独立、废除不平等条约所做出的贡献于不顾,甚至还在刻意抹黑中共及中共的政治影响。
曹火星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所以,在堂上村执行任务的曹火星在报纸上看到了《中国之命运》一文后,除了唾弃其一派胡言以外,也深深地意识到必须做点什么给与驳斥,坚决不能让国民党自说自话去蛊惑人民群众。
当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以此来辩驳国民党反动派的不实言论。
曹火星受此灵感启发,决定写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词曲,以此来配合中央宣传,其中要包含着他的真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心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更好的创作,他在土炕上挑灯夜战。对于歌曲结构的清晰与节奏的生动都有着苛刻的要求,他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包括对于国民党传闻的愤怒,对于共产党胜利的渴望和憧憬,思来想去如何开头的曹火星,最终把第一句歌词直白的定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第一句有了,剩余的部分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的被书写出来,歌词有着亲切有味的温度,同时充满着说服力。
在旋律创作方面,为了达到旋律足够的与欢快热烈,曹火星融入了河北当地民俗表演“霸王鞭”的音调和节奏,但却没有太多显露出民歌的痕迹,只保留了“霸王鞭”的节奏的灵动和热烈的音调,听起来十分鼓舞人心。
之后,他将歌曲交由自己剧社的队友张学明进行演唱,又把歌教给了八名儿童团员,就这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在小山村被唱响了,进而在全国范围内被传唱。
1950年的一个下午,毛泽东刚好寻了一丝闲暇时间,在北京中南海的家中散步,恰好撞见了放学回家的女儿李讷。当时的李讷蹦蹦跳跳的走着,脸上洋溢着笑容,口中还哼着歌。
毛泽东有些听的不真切,于是便俯下身来问李讷:
“你唱的是什么歌呀?再唱一遍给我听听好不好?”
其实此前,毛泽东对于这首歌的存在已经有所耳闻,只是没找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评价,这次刚好听到女儿在唱这首歌,于是便一起聊了起来。
李讷笑了笑回答道:“爸爸,我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接着,李讷开始大方地放开喉咙唱了一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听完之后,毛泽东回味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只是那笑意中有夹杂着一丝别样的东西!其实早在毛泽东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他就发现了歌词中的纰漏之处。
中国共产党建党时间是19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这两个时间点都不能吻合,况且中国历史也有了好几千年之久,远比共产党的早得多,所以歌词中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说法是不妥的。
在将这些问题一一说给女儿李讷后,李讷也变得有些无所适从。毛泽东见状,便说出了内心一直没说出口的建议:“不要紧,我帮你加上一个‘新’字,这首歌就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看好不好?”
一字之差,让这首歌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而这样独具匠心的调整意见在被秘书田家英听到后,也是连忙称妙。就这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全新版本诞生了。
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在天津视察工作时,接见了天津各界人士,其中就有曹火星。
这时的曹火星已经是天津歌舞剧院的院长了,毛泽东在问道他的名字时,草曹火星据实做了答复,旁边的侍卫刚要提醒毛泽东曹火星的身份,被他摆摆手拒绝了,随后便接了一句:“曹火星,我知道,我还为你的歌改过一个字呢!”
一个字的添加,看起来算不上什么大的改动,却让人们从旧中国贫穷挨打的状态,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想要脱胎换骨,崭新的面对未来的愿望,这也成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能够传唱至今的原因,不得不佩服伟人的严谨和英明!
一代伟人能够为了一首歌费心费神,证明他是将人民群众放在了心中,对于人民群众拥有的力量认知也十分清晰,想群众之所想。
两党之间的舆论战,实际上是一场“人民的抉择”,靠的不是一味的洗脑,博关注,而是靠做实事,把人民的利益摆在最高位置上,在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是人民的共同利益,谨遵这一点,让共产党获得了是实实在在的民心。
参考文献
曹火星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杨瑞庆
抗战中的一场国共宣传战延安对《中国之命运》的批驳——卢毅
抗战后期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于学仁 冯连举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记——张小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张兵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道出人民心声 传唱经久不衰——罗伯特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0:2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239612956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