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个周末,台北西门町街头人流如织,行人或兴高采烈地购物,或热火朝天地聊着天。
突然,一伙小太保横在两名少年跟前,嬉笑着冲其中一个长一张西方人面孔,却有一头黑发,操一口浙江口音国语的少年喊“杂种”。
两个少年火冒三丈,冲上去就与小太保们扭打成一团。
行人再无心游玩,迅速奔向警局报警,警察很快便赶来,将两名少年和小太保一并带入警局。
录笔录时,警察按惯例问少年家长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在哪里,长着西方人面孔的少年不以为然地指着挂在墙上的蒋介石照片道:“那是我爷爷!”
警察以为少年耍弄自己,恼火地甩出皮带,威胁他老实说出家长名字。
少年不屑地回道:“你敢打吗?我爸爸是蒋经国,不信你去长安东路18号问问。”
警察这才相信少年所言不虚,赶忙汇报上级。上级闻讯赶来,在与长安东路的警局核实后,恭恭敬敬地送少年回蒋公馆。
少年得意地撇撇嘴,优哉游哉地坐进车里。
这位长着西方人面孔的少年,正是被蒋经国寄予厚望的长子蒋孝文。
图 | 孝文和妹妹一同亲吻母亲的脸颊
1935年,这位长子出生在西伯利亚。彼时,受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事变牵连,蒋经国被苏联扣作人质,正在荒芜的西伯利亚做苦力,生活颇为困顿。
前路未卜时,蒋经国与苏联妻子芬娜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可惜孩子早产,体质很弱。
蒋经国夫妇手头拮据,无力改善孩子的体质,只能给予他加倍的疼爱和呵护,以弥补心中的亏欠。
因为心怀亏欠,蒋经国夫妇极尽所能地满足孩子,可他们的宠爱令长子越来越顽劣,从一开始就给他的人生埋下了悲剧伏笔。
1937年,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关系改善,蒋经国终于得以携妻儿归国。
蒋介石第一眼见到这个混血儿长孙就非常喜欢,亲自给他取名蒋孝文,又给芬娜取名蒋方良。
蒋经国携妻儿在奉化老家生活一段时间后,被蒋介石派到赣南主政,蒋孝文随父母前往赣州读小学。
在赣州,因为蒋孝文的长相与众不同,中国孩子不愿意跟他玩,蒋经国夫妇担心儿子孤独,又收养了当地一名孤儿作他的玩伴。
虽然回国不久,但蒋孝文对自己家的显赫地位已经有了深深的优越感。课堂上,老师问到父母的职业,他得意地称自己父亲是赣州的父母官,还特意补充自己祖父是当今的委员长。
蒋经国听说此事后狠狠训斥了他,还暴揍一顿教他长记性,但蒋孝文并没有因为挨揍长记性。
蒋介石打来电话,他赶紧告父亲的状,对儿子严格管教的蒋介石对孙子却是非常宽容,了解事情原委后,他只觉孙子稚气可爱,嘿嘿一笑了事。
在祖父的包庇下,蒋孝文很快就忘了皮肉之苦,越来越胆大包天。
图 | 孝文和母亲、妹妹孝章
1949年,国民党败退大陆,蒋孝文随祖父、父亲去了台湾。蒋家在台湾一手遮天,蒋孝文在顽劣之外,更多了一份“皇长孙”的嚣张。
蒋孝文初中就读于淡江中学,彼时的淡江中学实行住宿制,蒋孝文平时都住校,每逢周末回台北,他就呼朋唤友,在西门町的娱乐场所游荡。
因为年少气盛,这伙少年与混迹在这一带的小太保时常发生冲突。不过,仗着“皇长孙”的身份,蒋孝文回回都能安然脱身。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初中毕业的年纪,蒋孝文成绩不甚理想,没法通过高中联考。
幸而,当时台北成功中学校长潘振球是蒋经国在赣南时的部属,蒋经国吩咐了声,蒋孝文便免试进了成功中学高中部。
可惜,蒋孝文并不领父亲的苦心,白天在学校嚣张跋扈,晚上等蒋经国熟睡后,又开车出去开启多彩夜生活。
因为怕吵醒蒋经国,他甚至要求侍卫们先把车推到官邸外的长安东路上,等车被推到距离官邸数十米远,他再发动汽车,呼啸而去。
如此绞尽脑汁找乐子,蒋孝文的学习成绩自然是一泻千里。
成功中学向来把学生的成绩单直接寄给家长,蒋孝文不敢让父亲看到自己成绩单上挂满“红灯笼”,便指示官邸里收发信件的工作人员扣下学校的信件。
可蒋孝文千防万防,没防住尽忠职守的校长。
校长潘振球知道蒋经国对长子寄望甚高,于是对蒋孝文格外重视。
见蒋孝文的成绩越来越差,行径也越来越恶劣,蒋经国却对学校寄出的成绩单没有反馈,潘振球又写信向蒋经国报告蒋孝文近期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
他的信寄出几个月后同样收不到回音,潘振球觉得事有蹊跷,便登门拜访蒋经国,当面表达自己对蒋孝文的担忧。
蒋经国这才知道蒋孝文藏匿了学校的信件,不由怒火中烧,回家便劈头痛骂他一顿,随即又展开棍棒教育。
蒋孝文被打得满屋乱窜,蒋方良心疼儿子,眼泪汪汪地替他求情,蒋经国没理会,仍然拼命打,蒋方良急得伸手拉蒋经国,蒋经国无奈,只好放下棍子。
可是他余怒未消,勒令蒋孝文长跪地上。蒋方良又哭哭啼啼地求蒋经国让儿子站起来,蒋经国只好作罢,饶了蒋孝文。
蒋经国担心儿子长成纨绔子弟,有意严格教子,但夫妇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使得蒋孝文一方面畏惧父亲,一方面却又敢为所欲为。
虽然夫妇俩都望子成龙,但两人教育的不一致,造成了教育失效,余生里只能眼睁睁看着长子的人生一步步走向失控。
蒋孝文侥幸逃过了一劫,却依然过着我行我素的生活,不仅成绩一塌糊涂,还险些闹出命案。
一天,蒋经国下班回到官邸,蒋孝文躺在沙发上,举着一把左轮手枪瞄准他。蒋经国一惊,闪身绕开枪口,快步走到儿子身侧,一把夺下手枪,痛斥他混账。
蒋孝文丝毫没有悔意,反而一边嚷着枪是爷爷送自己的,一边伸手抢回枪。闻声赶来的蒋方良也帮儿子证明,这枪确实是委员长送孙子的。
蒋经国知道,军人出身的蒋介石一向鼓励孙子舞刀弄枪,希望他有一日在军中崭露头角,只好把枪还给了吵闹不休的蒋孝文。
岂料,没过多久,蒋孝文玩枪就玩出了事端。
蒋公馆里很多侍卫都只比蒋孝文大五六岁,蒋孝文跟他们很能玩到一块,放学后如果不和同学朋友出去玩,他就窝在侍卫宿舍里。
一个寻常的下午,侍卫李之楚回屋休息,正躺在床上摆弄手枪的蒋孝文煞有介事地举枪瞄准他,并大喝一声:“不许动!”
因为平时和蒋孝文玩得很熟,李之楚当他开玩笑,便笑着回道:“哎!别随便拿枪乱指,会闹人命的!”结果话音刚落,他就被飞射来的子弹击中胸部,倒在血泊中。
因为蒋介石特许,蒋孝文可以和侍卫一样在枪里装入实弹,他也习惯了拿枪吓唬人。不料这次竟失手扣动扳机,他登时吓得面色苍白,缩在墙角不敢出声。
好在子弹偏离了心脏几厘米,李之楚被及时送医后,捡回了性命,但从此留下了终生气喘的后遗症。
枪击事件在台北传得沸沸扬扬,李之楚出院后,蒋经国把他调到高雄的建台水泥公司,平息了舆论风波,接着又把蒋孝文送进凤山陆军军官学校,希望他能在纪律严明的军校学会收敛性子,将来从军界转入政界。
可蒋孝文视军纪如无物,在军校争夺舞女、打架闹事,念了三年,他又嚷着受不了“总统长孙”在军校所面临的压力,坚持退学。
图 | 50年代,孝文与母亲蒋方良
蒋经国以为儿子需要换个环境,又动用自己在美国军方的关系,让孙立人的母校弗吉尼亚军校接受了英文蹩脚的蒋孝文。
可是,即使躲掉了“总统长孙”的压力,学业压力是躲不掉的。在弗吉尼亚军校仅仅念了两个月,蒋孝文又牢骚满腹地退学了。
眼见军界的路走不通,蒋经国又安排蒋孝文入读加州伯克莱商业学校,盼着他在美镀层金。
可是,没有了父亲在身边管束,蒋孝文更是无法无天、任性妄为,丢尽蒋家的脸。
在伯克莱商业学校读书期间,因为酒后飙车,蒋孝文被当地法院传唤,甚至惊动了台湾地区驻美代表,成了一起政治事件。而蒋孝文不以为意,仍一如既往的嚣张,结果美国新闻周刊以《谁丢面子?》为题,披露了这起事件。
最后,蒋孝文在伯克莱商业学校没能拿到学位,只能提前离开加州。
接着,他又去了华盛顿,却因为一时手头紧,犯了糊涂。
为了骗取高额保金,他为一枚钻戒投保,又自导自演了一出钻戒失窃的戏码。结果,保险公司在调查取证时发现了骗保的证据,以欺诈罪将他告上法庭。
最终,因为屡惹事端,蒋孝文被美国移民局列为“不受欢迎的人”,驱逐出境。
家族特权给予了蒋孝文顺遂人生,却也一点点削弱了他的上进心和自控力。显赫家世,看似是他人生的助力,实则成了他堕落的温床。
留美期间,蒋孝文在学业上一无所获,却与辛亥三杰之一徐锡麟的孙女涂乃锦结婚,并生下女儿蒋友梅。
1962年,蒋孝文回了台湾,蒋经国对这位没有长进的长子自然很失望,但依然煞费苦心地为他的前程铺路,先后任命他为“台湾电力公司桃园管理处处长”和“国民党桃园县党部主任”。
可惜,虽然蒋孝文已经娶妻生女并在台湾担任要职,却依然心性未定、行事嚣张。
一次酒后飙车,他撞死了国民党下级军官张惠云,推出同车的陶锦藩替自己顶罪,又送给死者家属20万台币,轻松摆平命案。
1970年春,时任金门电力公司董事长的蒋孝文驱车到台中游玩,在舞厅寻欢作乐时指定要一名当红舞女伴舞,偏偏这舞厅的妈妈桑有眼不识蒋公子,坚持舞女转完台子再来作陪。
蒋公子不曾受此怠慢,立马火冒三丈,又拍桌子、又掷酒杯。
妈妈桑以为蒋孝文有意砸场子,迅速派出打手,将他群殴一顿,赶出门外。
蒋孝文咽不下这口气,召来台中警备司令鲍步超,命他将这舞厅禁业三天。鲍步超不敢违逆“皇长孙”,便领命照办了。
依蒋孝文的经验,他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报了舞厅受辱之仇,可蒋经国不知从什么渠道知道了这件事。
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子不仅在舞厅寻花问柳,还因为舞女斯文扫地,蒋经国对此痛心疾首,可他不忍拿儿子开刀,便罢免了鲍步超的职务。
蒋经国这招“杀鸡儆猴”,既泄了愤,也间接警告了蒋孝文。
图 | 全家合影,孝文在最左
蒋孝文知道父亲已对自己失望透顶,今后前途渺茫,便愈发放纵自己。
1970年10月15日晚,他在聚会中喝得不省人事,身边人以为他只是喝醉了,其实,蒋孝文患有糖尿病,需要按时服用控糖药,而那晚因为烂醉,他未及时服用控糖药,已因血糖过低陷入了昏迷。
当身边人发现情况不妙,才慌忙将他送入台北荣民总医院。蒋经国火速赶到医院,他如一个寻常老父亲,紧张地握着儿子的手喃喃呼唤:“孝文,爸爸来看你了,请赶快醒过来。”
经过家人的不懈呼唤和治疗小组的持续抢救,蒋孝文总算苏醒过来,但他脑部严重受损,导致肢体瘫痪,智力退化到幼儿水平。
苏醒后,蒋孝文又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近五年,妻子和女儿也住在医院里陪着他。可惜,直到1975年出院,蒋孝文仍无法独立行走,也无法流利说话。
从此,蒋孝文成了蒋经国最放心不下的一个孩子,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前,仍念念不忘见蒋孝文一面,给他最后的嘱咐。
这时的蒋经国绝料不到,仅仅第二年四月,54岁的长子就因癌症治疗无效,随他而去。
其实,关于蒋孝文在盛年猝然重病,还有另一种说法是,他树敌众多,仇家忌惮蒋家的权势,不敢动他,就暗地里给他介绍来路不明的女人,导致他本就有病的身体更加孱弱,醉酒昏迷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蒋孝文后半生缠绵病榻的境况令很多人唏嘘不已,蒋家一名侍卫在回忆录里惋惜道:“孝文相貌堂堂,为人宽厚,如果在一个平实的环境中成长,应该可以独当一面、成就不凡。”
可惜,玉不琢不成器。
身为“皇长孙”,蒋孝文生来前程似锦,却因此懒于上进,养成诸多不良嗜好,不但没有成就,反而走上歧路,自食苦果。
想想看,出身权贵之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悲剧。
文 | 安芯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0:3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250822956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