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古来说,出土棺椁就像家常便饭,然而,这样的平常却被云南的一项重要考古发现打破了。
1964年,在云南大理祥云县大波那出土了一口精美的大型战国木椁铜棺。要知道,在这之前发现的棺椁基本都是木制的。
这具神秘的青铜棺椁,给当时的考古界带来了一场巨大震动……
(图源:考古现场在线,侵删)
云南泥水匠挖出“金房子”
时间退回到1964年,云南祥云县的大波那地区。
一位名叫李万银的泥水匠在采石场工作时,发现了一处塌陷的山体中似乎露出了点东西。
于是喊上了几个工友,5个人一起开挖。
(图源:考古现场在线,侵删)
挖了几下,一截黑色的木头露了出来。大家本来没在意,但木匠老赵却一眼认出,这不是普通的木头,而是绝迹的乌木。
这种木头十分坚硬,有着“东方神木”之称,历史上一直把它看做是辟邪之物,古代甚至有“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可见乌木是有多珍贵。
乌木一出,越发让几人认定,底下一定藏着了不得的宝藏!赶紧继续深挖!
(图源网络,侵删)
彼时,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挖到国宝。
随着不断地挖掘,一个满是淤泥的金属“大房子”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
老李伸手敲击,发现这是个铜物件,于是小心翼翼地掀开房顶,用锄头往里捞东西,结果捞出一根大骨头。他立马意识到:妈呀,倒霉了!挖到墓了!
(图源网络,侵删)
但对这座“金房子”的渴望战胜了成为“盗墓贼”的惊慌,几人将拆好的铜板洗干净运回家一称,竟然有5000斤之重。
村里的人都觉得老李几人发财了,因为铜器卖到供销社1元多一斤,要是全卖了那就是五千多元,在当时是谁都不敢想的天价。
(图源:云南日报,侵删)
派民兵看守,专家看完震惊不已
在几人还没决定好要如何处置这座“金房子”的时候,村里的村支书得到了消息。
村里的领导立即将现场看管起来,不准其他人再入坑寻找,然后将事情汇报给了上级。
四天之后,省里的科考队员赶到了现场,人们开始对这个墓葬进行细致的考察,他们发现这个墓葬并不简单。
(图源网络,侵删)
经过鉴定,这是一件战国初期的墓葬文物,距今约2300多年。棺椁完全由青铜铸成,重达2.571吨,棺椁外表面布满了精美的云雷蛇纹和鸟兽纹。
若不是亲眼看到,谁也不会相信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青铜棺椁。
(图源网络,侵删)
这件青铜棺椁不仅是云南出土最大的青铜器,也是全国仅有的一具保存完整的青铜器时代铜棺,被列为了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现馆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为镇馆之宝。
(图源网络,侵删)
(图源:云南日报,侵删)
但围绕铜棺出土地大波那的考古却还未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再次发掘,墓地惊现蓝色骸骨
2014年,祥云县启动大波那古墓群考古发掘工作,发掘中,考古队发现,古墓出土了大量的遗骨,但不是常见的白骨,而是蓝骨!鲜艳的蓝色,令人惊奇!
(图源网络,侵删)
经过考古学家的勘测,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二十多座古墓的古代墓葬群。
(图源网络,侵删)
他们将蓝色骨头进行化验,检测出这种蓝色骨骼上的物质是一种叫磷酸亚铁的矿物质,俗称蓝铁矿。
根据发掘过程中得到的信息,考古队员们有了猜测:
这些蓝色遗骨,很有可能是二次迁葬并将骨骸进行了人工染色,以此达到某种宗教信仰或者代表其死者身份的葬俗!
(图源网络,侵删)
所谓的“二次葬”,就是指一个人在下葬之后,经过长年的土埋,墓主人的尸体逐渐腐化,只剩下白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后人再把骨骼取出来,重新埋葬在一个棺材中。
(图源网络,侵删)
至此,对于大波那墓葬群的遗址考察暂时告一段落。
但大波那村的遗址,仅仅只是云南考古的开始,以后这个墓地还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谁也说不准。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0:51: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274252957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