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大概都有一个疑问,胤禩明明不错,为什么康熙看不上他,不让他接班呢?
我们可以看看胤禩给自己立的人设:贤德、亲和、有号召力,善于交际,与老九、老十以及朝内重臣如佟国维、马齐的关系都不错。按照一般人的眼光来看,他的确是继承人的不错人选。但我们不能忘记,康熙是在给自己也是给大清选继承人,所以他的考虑与一般人的考虑必定有所不同。
我们从胤禩的角度看不容易看透事物的本质,换个角度,从康熙的角度去看这件事,也许就会清晰一些。
首先,康熙是一个父亲,作为一个父亲,他希望继承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应该是个孝顺的儿子吧,而这方面,胤禩明显做得不如老四,康熙在废太子后得了一场大病,诸皇子中只有雍正经常过去看望、伺候,而胤禩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康熙的病愈后专门表扬了雍正,这是作为一个父亲发出的感慨之言,也是能反映他心态的真情流露。
其次,康熙是个明主,但在执政后期积累了大量的弊政,由于他比较爱惜自己的名声,对于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利益集团,他下不了手进行整治。但他知道,这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既得利益者不铲除,大清的统治会出现危机。所以,他选择的继承人,应该是一个能够对这些既得利益者下得了手的主儿。在这方面,胤禩偏偏也不符合要求。他与佟国维、马齐关系太密切,特别善于敛财的老九也和他走得非常近,而他给自己立的人设也是宽厚、亲和。在康熙的认知中,这些所谓的优点却恰恰是作为皇位继承者的大忌,康熙认为他在继位后没有魄力对这些既得利益者下手,没有办法帮助大清度过统治的危机。
反观雍正则是“冷面王”、“孤臣”的人设,这样的人设恰好符合康熙对于继承者的要求,加上康熙对其“孝顺自己”的定语,胤禩失败、雍正上位也就顺理成章了。
胤禩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搞清楚康熙对于继承者是什么样的要求,他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在进行争夺皇位的计划,他打造的继承者形象与康熙心目中继承者的形象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在现在的职场上,也同样有许多人在犯胤禩一样的错误。这些职场的聪明人,他们按照自己对客户或者上级要求的理解拼命努力,但往往收获甚微。为什么呢?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他们认为的客户或者上级的要求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但他们不对客户或者上级要求深入进行理解,迷之相信自己的想象和判断。当然,揣测客户或者上级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搞清楚对方目的却是成功行为的基础,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是完全值得的。
#听大有兄讲职场故事#, 启迪你的智慧人生。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1:0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295112958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