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3年8月10日,康熙皇帝策马奔驰在塞外的草原上。这次来到塞外是为了巡视,毕竟准格尔的事情刚刚平复,因此这次巡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一个从京城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却把康熙惊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其实加急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大的事情,是一位亲王去世了。这样的事情本来无法动摇皇帝之心,可这位亲王不同于别人,是康熙最为亲密的哥哥,福全。
听闻噩耗之后,康熙放下了所有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福全的灵柩前,随后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朕幼年丧父,唯汝一兄,而今汝去,朕失一手足矣!”
“唯汝一兄”,这是多高的评价?康熙有7个兄弟,康熙竟然直接表达了他对福全的情义。这就不禁让人感慨,福全到底和康熙经历过什么,能让他们结下如此深厚的兄弟情义?
福全是顺治皇帝的长子,自幼聪慧,是顺治想要传位的第一人选。
有一次顺治问他将来的志向,目的是想看看福全有没有当皇帝的野心。若有,那么将全力培养。若没有,就继续观察。
没想到福全的回答是:“愿为贤王”。
说实话,这样的回答让顺治皇帝有些失望,但顺治并没有放弃,依然想把他立为太子。
天有不测风云,清朝初年天花肆虐,尤其是京城已经成为了重灾区。顺治为此东躲西藏,但最终还是没有躲过天花的魔掌。
在顺治临终之前,他已经准备将皇位传给福全,不过这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原因很简单,福全天生残疾,有一只眼睛失明。若是让福全当了皇帝,那么将有损皇家的威严。
就在顺治一意孤行,想要把皇位传给福全的时候,外国传教士的一番话让他改变了主意,最终把皇位传给了终身免疫天花的皇次子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
此时的康熙和福全还小,他们无心皇位之争,平日里两人亲密无间。康熙有不懂的地方,福全教他。康熙想玩什么,福全给他。康熙想看书,福全陪他。
正如福全自己说的那样,他的志向是当一位贤王。
如今康熙登基为帝,他更加呵护这个弟弟。
古人用“兄友弟恭”这句成语来形容兄弟之间的情谊,用在他们的身上丝毫不过分。
不过此时他们还小,若长大了,知道了权力的好处,他们还能像童年时那样兄友弟恭吗?历史上皇室兄弟相互残杀的众多案例似乎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公元1688年,准噶尔勾结沙俄反叛大清。此时的康熙34岁,正值壮年,国家经过他的治理也已经步入正轨。准噶尔的反叛对康熙面临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准噶尔的首领噶尔丹不是一般人,幼年时就被认定为温萨活佛转世,有着极高的威望。再加上这个人不仅野心很大,还很有能力,短短几年就征服了和硕特部、哈萨克、叶尔羌汗国,实力大增。
如今又有沙俄作为后盾,想要将其击败,恐非易事。
然而如此危难时刻,却谁也不敢冒头,成功了还好说,失败了那就是千古罪人。
就在康熙为此而发愁时,福全挺身而出。
康熙大喜,都说“打虎亲兄弟”,这句话一点不假。康熙马上任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从古北口出击。随后又安排五弟常宁从喜峰口出击。
起初福全和常宁按照康熙的指示,准备先安抚噶尔丹,然后进行围歼。奈何敌军依仗着驼城的天险在密林中布阵阻击,导致清军大败。
关键时刻,福全趁夜突袭敌军左翼,又派遣一支伏兵在右翼等待。此举不仅击败了敌军,还顺利攻入驼城,完成了首胜。
这还不算,获得胜利之后,福全按照康熙的指点采用攻心战,多次派遣使团斥责噶尔丹的反叛,以达到动摇敌军军心的目的。
这招果然奏效,噶尔丹递上了保证书,并表示悔过。
不过康熙并不打算放过噶尔丹,按照此人的性格,请罪肯定是缓兵之计,等噶尔丹恢复元气之后,定然还会兴风作浪。不过此役清军损失惨重,连皇室宗亲佟国纲都战死了。
所以康熙决定暂缓进攻,等待援军集齐之后再全面出击。
不过这一等,噶尔丹却跑了。不仅如此,清军粮草所剩无多,若耗下去绝对无益。无奈之下,福全只能带领大军撤退。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福全此举非常正确。
首先粮草不足继续僵持,若敌人得知内情进行反扑,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即便是援军到达,噶尔丹也已经逃遁,茫茫大漠何处去寻?
不如班师回朝等待时机,这才是上上之策。
然而康熙不在阵前,对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痛斥了福全一顿,还取消了他的议政权。
不过福全没有埋怨,还把所有的罪过都扛了下来。
此后噶尔丹果然如康熙所料,回去后继续扩充实力,于1694年再次卷土重来。
这次康熙御驾亲征,福全伴随左右,指哪打哪,最终击败噶尔丹。
两年后,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兵败之下服毒自杀。
经过了9年的时间,噶尔丹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在征讨噶尔丹的过程中,虽然福全犯过错误,但他冲锋陷阵,杀敌勇猛,一心为康熙解忧。他的举动赢得了所有人的称赞,康熙自幼受到福全的照顾,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他也时不时提起福全,说他是“唯汝一兄”。
不过福全身体本来就不好,加上辅佐康熙费神劳力,最终在1703年,也就是他50岁的时候一病不起,倒在了病床上。
1703年年初,康熙前来看望生病的福全。见面后二人紧握双手,眼睛也已经湿润。回想起以往的种种,康熙心里很难受。
等康熙走后,福全对身边的儿子说:“我的心愿了了”。
是的,福全最后的心愿就是看一眼康熙这个弟弟。即便他现在已经是九五之尊,已经不能像儿时一样一起玩耍,但康熙永远是他的弟弟。
不得不说,康熙和福全的兄弟情深,确实让人感动。这和历史上皇室兄弟为了皇权而相互残杀的那种悲惨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显得非常难得。
这样的兄弟情义,值得所有人学习。毕竟福全做了他能力内所有的一切,擒鳌拜,征讨噶尔丹,也算是为康熙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参考资料:《清史稿》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1:04: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296812959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