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3日,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边,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人民大会堂宣布竣工。它的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地也成为了中国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竣工的第一时间,毛主席就跟随众人前去参观,当看到大会堂天花板的设计之后,他突然哈哈大笑,指着问这是谁的主意!人民大会堂的天花板到底有着怎样的设计?当初在建造人民大会堂时又经历了怎么的波折?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人民积极重建,发展建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发展也步入了正轨。国家也将发展重心从基础的生活保障,转为了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物质经济的保障,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富足与强大。
因此,提升全国的精神团结,成为了国家高层的首要问题。虽然中国历史悠久,光皇宫就有好几座,但却都是过往旧社会的产物,并没有一个属于新中国的建筑存在。所以,建造一个新的标志性政治建筑,迫在眉睫。
1958年,北京规划局前往莫斯科进行考察,仔细的观察了莫斯科的礼堂建筑模式,计划在首都北京也修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大礼堂,起码能容纳几万人同时进入的那种。
因为马上就要迎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新建筑必须要在1959年10月以前建造完毕并投入使用,所以工期非常的紧张。再加上上级领导对礼堂的建造要求较为多样,既要美观艺术,又要实用大气,实在是让规划局的同志们焦头烂额,一时间根本拿不出完美的设计方案。
周总理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专家组不应该局限于一方的思维,而是要将格局打开,让全国民众都参与进来。毕竟建造的人民大会堂是属于人民的建筑,参与进来会提升集体参与感以及团结性。而且人多力量大,集思广益,说不定还能想出意料之外的完美设计呢!
对于国家发布的全民征稿活动,全国人民热情高涨,不管是懂建筑的还是不懂建筑的,都热忱的上交了自己的作品,许多艺术领域的作家学者也纷纷贡献了自己的设计与理念。
周总理对这些群众的设计非常重视,几乎每一份都是亲自审查,就是不希望漏掉一份好作品,辜负群众们的心意。在经过一系列的筛查与对比后,专家组们经过一直讨论,确定了最终的施工方案,1958年10月26日,正式开始动工。
当时的中国工业发展较为落后,能进行大型工业建造的重机械少的可怜。幸而我们中国从来都不缺“一穷二白”盖房子的经验,即使没有重机械,没有专业的工地设备,也不影响人民大会堂的建造过程。
而且就算效率慢一些,施工过程艰苦一些,人民高涨的热情也能弥补这方面的缺失。在他们的心里,建造的并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代表着劳动人民的信念与理想,因此更加卖力的干,没有丝毫的怨言。
事实证明,团结是一切强大的根本。在全体国民的努力下,这座庞大恢宏的建筑,成功在十周年国庆节的前夕建造完毕,在国庆当天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人民大会堂竣工之后,毛主席第一时间带着人前去参观,在周围人的讲解下,一边目不转睛,一边赞不绝口,感叹着设计师与劳动者的智慧与努力。
人民大会堂的第一部分就是进门处的中央大厅了。它位于正东位置,属于万人大礼堂的前厅,整个面积约3600㎡,墙面和地面采用的都是彩色大理石,周围还有20根汉白玉明柱,十分的明亮夺目。
顺着中央大厅的回廊向前走,穿过六扇正门之后,就进入了恢宏庄严的万人大礼堂,也是人民大会堂最为灵魂的区域,承载着召开全民大会,讨论国家政策,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
关于这里的设计是最为繁重与头疼的,毕竟寻常的礼堂样式很难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与理念。因此在此次设计中,采用了扇面式的作为分布,让每一个座位都能无死角的观看到主席台,将平等自由的理念贯穿进整个礼堂。
值得一提的是,礼堂整个顶棚微微隆起,与墙面呈现圆弧型,让礼堂整体看起来更加恢宏大气的设计是周总理提出的,取自“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气势。
当然,礼堂里面最让人惊叹的还是礼堂棚顶悬挂的灯具。整整五百盏白色星灯,与周边带着镏金光芒线和葵花瓣的巨大红色五角星灯紧紧相连,创造了一幅璀璨的星图景象。
毛主席当时参观到礼堂的时候,抬头看见了礼堂棚顶的设计,哈哈大笑,忙着追问是谁的主意,不住的感叹设计的实在是太好了。
确实,那红色的星灯与白色的星灯交相辉映,就如国旗上的点点星火,足以燎原,这正是中国共产主义建立的最初模样,实在让人很难不惊艳与感叹。
离开礼堂向北走,就是我们的迎宾厅,这里一般是接待外国宾客的地方,同时连接着会谈厅与宴会厅,方便交流与举办宴会。因为属于外交场地,这里的设计更加偏向艺术一些,金碧辉煌,灿烂耀眼。
离开迎宾厅,就到了我们的国家接待厅。这里一般是国际工作交接的地方,面积不大,设计却极具民族特色,也是体现了中国多个民族亲如一家的思想与里面。
离开了国家接待厅,就来到了三楼的“金色大厅”,这里是除了万人大礼堂之外,第二个核心的地方,一般不对外开放,只有在公布重大事件的时候才会开放,要求记者们报道记录。可以说,这里是中国最高规格的发布会现场。
走完金色大厅,周围还分布着许多的小礼堂,以及带有各省特色的小型会议厅,设计的非常巧妙,将各省的特色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大会堂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面向世界的政治里程碑,革命思想的代表。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人民大会堂是人民的建筑,更是人民集体荣誉感的体现。
时至今日,人民大会堂已经成为了与故宫一样的中国地标性建筑,它为中国人所带来的归属感与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是任何华丽建筑都无法替代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1:0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302792959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