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的大清已经渐行渐远,人与事都湮没在历史风尘中。慈禧统治的半个世纪,这个王朝风雨飘摇,穷苦百姓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这些黑白照片,穿越百年时光,仍让人感慨万千。“物是人非事事休”,过客来来往往 ,又识得几人回?
自从法国人发明照相技术后,国人的真实容貌才让后人看得分明。从之前的惶恐不安到争相恐后,这才是历史最为真实的巨变。当摄影师还未摆好镜头,孩童已经提着板凳匆匆赶来。那新奇的目光,即便百年后仍跃然纸上。
采耳师正在为顾客采耳,可以看到顾客翘着二郎腿,眯着眼,一脸享受。那时候的采耳师,职业没有今天分得清,就是一剃头匠。清初,剃发易服。国人拖着长辫子,从鼠尾辫到阴阳头。应运而生的理发匠也是一条龙服务,洗脸,净面,理发,编辫子,采耳,样样在行。
上海地区的一位丐帮帮主,真容现身让人感到少有的气场。他全身挂满布条,手中的打狗棒虽然没有小说中那样温润如玉,却也是藤条加持,拄在手上神气十足。
清朝第一大帮会组织是丐帮,青帮洪门都得靠边站。“黄杆子者,辖治宗室八旗中之丐也……黄杆子一席,必以属之位尊势厚桀骜不驯之王公贝勒。”电影武状元苏乞儿,曾经风靡华夏。
清末三位女子遭受的刑罚,不是一人一个木枷,而是用一张门板做成。三个人站在那里游街示众,上厕所都是一大问题。长时间戴着枷板,脖子都承受不住,有人血肉模糊。
几位乡绅合影照,衣锦华服,戴着瓜皮小帽。世道艰难,可在权贵之家,还是过着悠闲的生活。没事聚在一起,纨绔子弟更是吃喝嫖赌抽,日子潇洒至极。
一群疲惫不堪的轿夫坐在草地上正在休息,几个仆人却翘首以待。轿子在封建社会就是身份的象征,官轿更是有严格的限制。官职不同,轿子形制,轿帷幔,人数都有严格的限制。京官出京才八抬大轿,一般督府才四人抬。轿夫都身强力壮,有的也是瘦小精悍。常常随时待命,严寒酷暑下风雨无阻。挣得是辛苦钱,远的十几里走下来,连歇脚的空闲都没有。
正在排版的清朝男子。屋子里全是刻好的版页,印刷术虽是四大发明之一,可从唐到清都是雕版印刷,到晚清西方石印、铅印才逐渐取代传统的印刷技术。
一对小夫妻拜堂后吃宽心面,身边还有戏班子在吹吹打打。封建社会,结婚都非常早,过了十六就是成人了,有的还是娃娃亲。越是大户人家,婚礼越隆重。
1905年,来华的美国总统女儿爱丽丝在仪鸾殿拜见慈禧。西方人西装革履,国人还一条大辫子,在太监的护送下进入宫殿,宛若两个世界的人。慈禧的强势,光绪帝的的懦弱都给了爱丽丝极深的印象。
正在颐和园赏雪景的慈禧,两位女官容龄和德龄搀扶着她。晚年的慈禧也是拍照达人,扮观世音,乘船郊游,雪天漫步,还都是全身照。可相比同时期的光绪帝就悲催了,几乎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来。
雷峰塔,破败不堪,摇摇欲坠,这就是白娘子的幽禁之地,让很多人感到无语。实际上,雷峰塔建成后,遭遇战火多次重修重建,后来四百多年竟没有修缮过,直到1924年轰然倒塌。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1:1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315162959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