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剧《楚汉传奇》,其中有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情节。我曾读过《东周列国志》,该书记有焚书坑儒的事,比较直白,说:儒生喜欢空谈,对时政不满,妄议朝庭政令。秦始皇才下令坑杀儒生,焚烧书籍。
整个战国之际,是中国文化思想兴盛发展之时,各种学说,多种思想形成,且影响于各国政治军事经济等等方面。秦国自商秧变法以后一直奉行法家思想。
法家注重实际工作,由于社会发展处于初级,当时的生产方式很简单,主要农业与手工业。而法家的管理方法就是对责任到人。如手工业生产,每件东西都记有工人的名字,如果不拿格就拿此人是问。甚至出现批量生产,如弓箭等军事装配,就是制式生产出来的。其它方面的情况就不谈。所以生产效率高,秦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最后能统一六国不是没有原因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他会把法家思想继续当国策执行下去,事实上也如此。而这个时候,出现了儒生空谈妄议的苗头,对于秦国的统治会不利,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就只有焚书坑儒了。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也焚了儒家的书,坑杀400多个儒生。对于其他书籍没有3,特别是科技方面的书籍,根本就没有焚。
历史地分析,儒家的思就是垃圾,一无是处。在中国范围内,自汉独尊儒术至清,天下大乱之时,见不着它影子,当天下太平以后,儒生马上抛头露面,对皇帝摇头摆尾,对老百姓指手画脚了。最不脸自一个群体。因为儒家思想极力维护皇权,所以皇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国策。造就了一批儒生为国家管理者。这些个酸臭儒生除天天喊忠君外,对经济,对军事,特别对科技一无所知。又因为发言权被这些人掌控,他把不喜欢的人致以最卑鄙龌龊礼遇,在史书上大特书他们的罪恶,极力压制扺毁他们,造成历史的不真实。秦始皇的暴君形象就是这些酸儒塑型血。
总之,儒生就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俗话讲: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讲他们的。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1:3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35500296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