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反攻中的胜利①
(讨论提纲)
(1934 年 11 月 14 日 )
一、 自从我们渡过于都河开始反攻以来,我们已经突破了敌人的三道 封锁线:第一条是广东敌人固陂、新田(信丰境)的封锁线。第二条是湖 南、广东敌人的汝城、城口(仁化境)的封锁线。第三条是湖南敌人的宜 章、郴州的封锁线。而且占领了宜章城。我们现在正向着广大的湖南省的 西部前进。
二、 这是我们在反攻中所得到的胜利。这些胜利,一方面表现出蒋介 石、陈济棠、何键的堡垒政策不能阻止或限止〔制〕我们红军的活动与苏 维埃革命的发展,另方面表现出转移地区、争取有利条件同敌人决战的党 的决定的正确。这些胜利已经使我们突入了广大的国民党白色区域内,已 经使我们开始取得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的有利条件,已经在我们前面 清楚的提出了发动白区广大群众斗争,实现反帝的土地革命,创造新苏区 的任务。
三、 我们的胜利,已经惊动了所有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经使蒋介石、 陈济棠、何键等张惶失措,重新部署他们的兵力,向我们进攻。这些初步 的胜利,已经不能不逼使蒋介石从进攻中央苏区的部队中调动九个师两个 旅(周纵队四个师,薛岳五个师①,惠支队②两个旅),陈济棠从进攻中央 苏区的部队中调出三个师一个旅,何键从进攻湘鄂赣苏区的部队中调出三 个师,从进攻湘赣的部队中抽出四个师来拦阻、追击或袭击我们。这表示 出我们突击封锁线的行动,不但是为了取得有利条件同敌人决战,不但是 为了创造新苏区,而且也是为了保卫我们原有的中央苏区,保卫我们湘鄂 赣与湘赣苏区。
四、 但是这些胜利,还不过是我们在反攻中的初步胜利。为了求得在 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为了创造新苏区,为了保卫我们原有的苏区,我 们必须继续前进。
五、 所有我们的指战员与政治工作人员,所有我们的党团员,应该 丝毫不动摇地担负起放在我们前面的光荣的伟大的任务。发扬我们的战斗 精神,巩固我们的队伍,提高我们的纪律,到处发动群众的斗争,组织群 众与瓦解白军,是完成这些任务的必要条件。必须同一切对于我们目前的 行动表示怀疑,在前进中所发生的困难前面表示投降、无办法,悲观失观 〔望〕,以及逃跑、开小差,甚至个别投敌的现象,做坚决的斗争。使每一 个同志坚信我们不但能够在反攻中取很初步的胜利,而且我们能够取得更 大的以至最后的胜利。
① 此文系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报未署名文章,载于1934年11月14日第4期第1版。
① 据国民党军档案资料,薛岳之第2路“追剿”军共辖4个师(第59、第90、第92、第93师)另一个支队,包括惠济支队在内,约相当5个师。
② 指国民党“追剿”军第2路军所属,以惠济为指挥的第1支队,辖第4、第75旅,相当于1个加强师。
惠济(1893~1974),字民桥。全椒县襄河镇惠家巷人。书香门第,自幼读书。清光绪十六年(1890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安徽陆军小学堂。修业期满,考入北京清河镇陆军军官第一预备学校,后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学习。民国9 年(1920 年),因军阀混战,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停办,遂中途肄业。
民国15 年,惠济任国民党黄埔军校第四期少校教官,后升任第五期中校教官队长。民国16 年4 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先后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队长,入伍生团第八、第九期团长、总队长等职。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惠济按照蒋介石统一部署,在所属大队开展“清党”活动,杀害进步学生30 余人。
民国18 年,调任校部训练部职员。民国22 年春,调任国民党第十七军第二师少将副师长。次年,调任江西第一惠济支队指挥官,参加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
民国24 年秋,升任安徽省中将保安处长。民国26 年冬,国民党军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司令廖磊驻皖,将惠济调往重庆中央陆军大学第一期将官班受训。结业后,先后调任庐山训练团第二期第二总队长、湖南省行政干部学校管训处主任。
民国29 年,调任中央军政部参事室少将附员。民国36 年,调往陆军大学第一期将官乙级班学习。结业后任中央训练团第二期第二十七军官总队指导员。民国38 年,先后调任贵阳警备司令、-中将附员。后随陆军总司令部疏散至昆明。1949 年12 月,随云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罗汉在昆明起义,投诚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国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会议昆明市政协委员。1956 年8 月,任云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1994 年在昆明病逝。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1:4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357622962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