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原文@燕过紫禁城 载于中读App【适用话题】勤奋 因果 成败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这些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形容勤奋好学的成语,您知道它们的主人公,后来发展如何吗?不如我们一起探讨一下。1.头悬梁出处:《汉书》: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
原文@燕过紫禁城 载于中读App
【适用话题】勤奋 因果 成败
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这些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形容勤奋好学的成语,您知道它们的主人公,后来发展如何吗?不如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头悬梁
出处:《汉书》: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人物:孙敬,东汉人物。因年轻时热爱读书,被人称为“闭户先生”。据汉书记载,孙敬后来成为一代大儒。
2.锥刺股
出处:《战国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人物: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纵横家,与张仪齐名。他与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后兼佩六国相印,合纵抗秦。
3.手不释卷
出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人物:刘秀,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最为出色的皇帝之一。刘秀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和布衣的出身,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统一天下,建立东汉,是为光武帝。
4.昼耕夜诵
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人物:崔光,北魏名臣。曾经撰写国史,封平恩县开国侯,加授太子太保。
5.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
人物: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圣人。
6.囊萤
出处:《晋书》: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人物:车胤,东晋大臣,曾辅佐桓温,后官至吏部尚书,以为人刚正不阿闻名。
7.映雪
出处:映雪常与囊萤共用,为“囊萤映雪”,《三字经》中就有“如囊萤,如映雪”的语句,映雪的主人公是孙康。
人物:孙康,东晋人,官至御史大夫。
8.牛角挂书
出处:《新唐书》: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李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人物:李密,著名的乱世豪杰,隋末群雄之一,瓦岗军领袖。
9.凿壁偷光
出处:《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人物:匡衡,西汉经学家、丞相。匡衡擅长经学,并以解说《诗》而著名,后官至丞相。
【素材分析】成语中的主人公有的学有建树堪称大儒,有的官至高位政绩斐然,他们的成功也许因着不同的机遇,但勤而不怠是他们共同的特质。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渊博的学问、偉大的事业,莫不与勤奋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勤奋是到达成功彼岸的最近通道,一月两月的勤奋可能不会令你鹤立鸡群,一年两年乃至终生的勤奋则一定能让奇迹出现。
NEW视野
清末时梨园中有“三怪”——双阔亭自小学戏,后来因疾失明,从此他更加勤奋,苦练基本功。他在台下走路时需要人搀扶,可是上台表演却寸步不乱,演技超群,终于成为功深艺湛的名须生。孟鸿寿幼年身患软骨病,身长腿短,头大脚小,走起路来很不灵便,他扬长避短,勤学苦练,后来一举成为丑角大师。王益芬先天不会说话,平日看父母演戏,一一记在心里,虽无人教授,但他每天起早贪黑练功,坚持不懈,后成为戏院里有名的武花脸,被戏班奉为导师。“三怪”其实并不怪,是勤学苦练成就了他们。
(特约教师 严君)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12:2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20513353458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