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市景山学校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1
.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jiàn
秋天来了,天气
zhú
变得凉爽了,相对于夏天,早晚给人的感觉很
shū
shì
。田野里,
zhuāng jia
成
shúo
了。
dà
子低下
了头,
wān tao
豆裂开了口。果园里,
pú
挂满枝头。
2
.下面读音、字形都没有错的一组是(
)
A
.将(
jiāng
)要
气氛(
fèn
)
牲蓄
B
.系(
xì
)住
潜(
qiǎn
)水
明媚
C
.弯曲(
qǔ
)
诸(
zhù
)位
征钉
D
.王戎(
róng
)
笨拙(
zhuō
)
电镀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字怎么写,我忘怀了。
..
C
.面对生活的挑战,他很沉着。
..
4
.按要求填空。
“
屈
”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______
部,再查
______
画。
“
屈
”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弯曲,使
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冤枉;⑤姓。
请为下列
“
屈
”
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
( )
.
这件事,她受了很大的委屈。
( )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的高铁最高行驶速度可达每小时
1000
公里。
B
.通过爸爸的耐心开导,使他深受启发。
C
.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广东省博物馆。
D
.暑假即将到来,班主任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溺水事件。
6
.下列成语故事,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
A
.手不释卷
B
.精卫填海
C
.凿壁偷光
D
.铁杵成针
7.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②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③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④草滩上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的蓝色湖水。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8.想象下面的情景,用一句话写下来(用上3个动词)。
小白兔路过一片萝卜地,看到水灵灵的萝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口语交际。
B
.童话充满着奇怪的想象。
..
D
.这只聪明的猫很让人敬爱。
..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现在我们身边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你觉得影响视力的原因有哪
些?怎样才能保护好视力呢?写出两条好的建议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根据积累填空。
(
1
)课文原文:那条白线很快地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变粗,
横贯江面。再近些,
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了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观潮》)
王戎七岁,
____________________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戎不取道旁李》)
(
2
)古诗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____________________
,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莫愁前路无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__
?(《别董大》)
满园春色关不住,
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园不值》)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娇小的赤条蜂
①细细的腰,玲珑的身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
来的,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条红色的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②赤条蜂通常在泥土里筑一个垂直的洞,好像一口井,口径只有鹅毛管那么粗,约有两寸
深。赤条蜂建巢的时候,总是静静地、慢慢地工作着。每隔短短的十几分钟,我们就可以
看到赤条蜂在洞口出现,嘴里衔着一些垃圾或是一颗沙粒。它总把这种垃圾丢到几寸以外
的地方,这样可以保持自己的居所和周围环境的整洁干净。
③当赤条蜂把洞完全挖好了,它就在附近察看有没有适合的沙粒。它需要的是一颗扁平
的,比它的洞口粗大一些的沙粒,它可以把这颗沙粒盖在洞口,做成一扇门。这门看起来
和其他沙粒完全一样,谁也不会想到门的底下会藏着食物,藏着一只赤条蜂的家,只有它
自己才能辨别出来。
④赤条蜂猎取的食物是一种灰蛾的幼虫。这种虫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地底下的,赤条峰又是
怎么把它抓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赤条蜂把植物根部的泥土挖去,又把周围的小草拔
掉,然后把头钻进它挖松的土块里。它匆匆忙忙地从这里飞到那里,向每一条裂缝里张
望,活像一只猎狗在寻找洞里的野兔一般。
⑤灰蛾的幼虫觉察到了上面的动静,决定爬到地面上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念之差
就决定了它的命运。那赤条蜂早已准备就绪,就等着它的出现了。果然,灰蛾的幼虫一露
出地面,赤条蜂就立刻冲出去一下子将它抓住了,然后伏在它的背上,像一个熟练的外科
医生一样,不慌不忙地用刺把毛虫的每一节都刺一下。从前到后一节一节地往下刺,一点
儿也不遗漏。它那熟练的动作,让人想起了游刃有余的屠夫。
(节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1
、短文主要介绍了赤条蜂的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三方面的内容。
12
、第②自然段划直线句子中的
“
约
”
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赤条蜂捕食时的顺序是怎样的?请根据短文内容,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抓住灰蛾的幼虫
②拔掉周围的小草
③用刺刺灰蛾的幼虫
④挖去植物根部的泥土
⑤把头钻进土块里
⑥伏在灰蛾的幼虫的背上。
④
→_____→_____→
①
→_____→_____
14
、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第②段中的
“
每隔十几分钟
”
可以看出,作者对赤条蜂进行了连续的观察。
B
.第③段中,赤条蜂用扁平的沙粒当门,突出了赤条蜂的聪明以及巢穴的隐蔽。
C
.第⑤段中,作者把赤条蜂比作
“
外科医生
”
和
“
屠夫
”
,突出了赤条蜂捕食手段的残忍,表
达了作者对赤条蜂的厌恶之情。
15
、《昆虫记》的作者是
__________
,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他的一篇课文是
______________
。《昆虫记》中还有
___________
(填昆虫名字)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原
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
.
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娘起早摸
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
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馒头。回
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
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
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
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汤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
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
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
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
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
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
..
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分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
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6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奇迹
( )
奖励
( )
慌欣慰乱
( )
....
17
、根据所给出的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
1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辛勤劳动。
( )
(
2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 )
18
、
“
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
这句话用
________
的修辞手法,将
________
比作
____________
,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当时
“
我
”
的家境贫寒。
19
、阅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读完这篇文章,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习作与表达。
游戏陪伴我们成长,游戏可以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玩过的一
种游戏。游戏前你做了哪些准备?游戏中你做了什么?游戏结束后你又有什么感触呢?请
根据这些提示,把经过写清楚,题目自拟。记住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篇幅
整洁,写
350
字以上哟!
1
.逐渐
舒适
庄稼
熟
稻
豌
葡萄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字词,然后写出正确的汉字,写完后读一读,
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
“
逐、舒、稼、熟、稻、豌、
葡、萄
”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
D
【解析】
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字形的能力。
A
.气氛(
fèn
)
——fēn
;牲蓄
——
牲畜:为某种用途所饲养的家畜
;
尤指菜畜、奶牛和役
畜。
B
.系(
xìn
。
)住
——jì
;潜(
qiǎn
)水
——qiá
C
.弯曲(
qǔ
)
——qū
;诸(
zhù
)位
——zhū
;征钉
——
征订: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
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
D
.正确。
3
.
B
【解析】
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
.忘怀:不介意,没有放在心上。形容会写的字,不恰当,可改为:忘记。
B
.奇怪:(形)跟一般情况很不一样。恰当。
C
.沉着:(形)从容不迫;情绪稳定。形容他的态度,不恰当,可改为:执着。
D
.敬爱:(动)尊敬热爱。形容猫不恰当,可改为:喜爱。
4
.
尸
五
##5
①
④
【详解】考查汉语拼音、偏旁部首、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
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
屈
”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尸部,再查
5
画。
“
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
”
的
“
屈
”
意思:弯曲,使弯曲。
“
这件事,她受了很大的委屈。
”
的
“
屈
”
意思:冤枉。
5
.
A
【解析】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A
选项没有语病。
B
选项缺少主语,应该去掉
“
通过
”
。
C
选项
“
排着队伍
”
和
“
挤进
”
搭配不当。
D
选项的
“
防止
”
和
“
不
”
都表示否定,属于重复啰嗦,应该去掉
“
不
”
。
6
.
B
【解析】
B
本题考查对成语故事的掌握。
选项
A“
手不释卷
”
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
·
吴书
·
吕蒙传》。
选项
B“
精卫填海
”
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
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气不平的精卫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
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
“
精卫、精卫
”
的悲鸣,好
像在呼唤着自己。
选项
C“
凿壁偷光
”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
苦。
选项
D“
铁杵成针
”
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出自明
·
郑之珍《目
连救母
·
四
·
刘氏斋尼》。
选项
A
、
C
、
D
都是勤奋读书有关,选项
B
和勤奋读书无关。故答案为
B
。
7
.
A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
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接着写
“草滩上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的蓝色湖
水。”,再接着写“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最后写“那湖水
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8.马上就跑过去,拔了一根又一根,一会儿就装了满满的一篮。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用上三个动词,将小白兔接下来的情景描写下来,即可。例如:飞快地奔跑过去,迅速拔
了一个,没忍住“嗷”地一口咬了下去,可真好吃!
9
.写字、看书姿势不正确;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环境下看书写字
……
建议:少看电子产品;写字、看书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多看绿色植物;注意用眼卫生;坚
持做眼保健操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及交际实践完成。
结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交流及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
即可。如:我认为影响视力的原因有:①长时间玩手机;②看书姿势不正确。建议:①不
在光线过强、过暗的环境下看书;②看书写字时,眼要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坐姿要端正,头要放正,背要挺直。
本文发布于:2024-04-05 17:4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123102824102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