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8篇)

更新时间:2025-05-05 14:24:45 阅读: 评论:0


2024年7月10日发(作者:修朔)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8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教学的真正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具体的情境带入到课堂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

趣味性,使他们产生想要学到更多数学知识的欲望。在丰富生动的数学课堂中,学生摆脱

了传统教学中学习枯燥数学知识的状态,他们在探究熟悉的问题时思维更加活跃,能够有

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创设情境时,要实现情境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以

下几点进行。

(一)情境创设要充满趣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够让抽象的

文字直观化,这正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情境中,能有效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使创设的情境能快速

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时,把小数点作为一只

小兔子,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作为小兔子的小数点,随着移动位置的不同,各个小数也

不相同。在有趣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接着,我让学生探究:小数点向左移动,

小数变大还是变小?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大还是变小?学生根据问题的引导,进行了

积极的探究,深刻掌握了小数点移动对小数的影响,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创设的情境要有探究的价值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既要注重情境对学生学习

兴趣的激发,同时还要考虑到创设的情境是否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新课改的教学

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

获得实效,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考虑创设的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情境中问

题的引导下学生是否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时,我改变了教学方法,让学生作为“小老师”向我提问,进行快问快答的游戏,并说:

“你们随便说一个数我都能快速地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一开始学生们都不相信,随

着学生提出的数字越来越多,他们对我的表现越来越惊奇,都禁不住问:“老师,你是怎

么做到的啊?”由于学生迫切想要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行课堂

教学,使他们很快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在快问快答的游戏中巩固了学习效果。

(三)情境的创设要结合知识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培养学生

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具体情境的分析和探究中掌握知识,形成创新意识。在素质教

育的发展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情境创设中,教师结

合学到的知识来进行创设,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促进知识的

内化和构建,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在与运用相结合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参与

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在亲身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

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探索知识的延伸奥秘,获得整体能力的提升,增强动手能力,形成

应用意识。

二、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只让学生死记硬套。导致

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体会到数学


本文发布于:2024-07-10 19:5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612654413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情境   知识   创设   数学   探究   进行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