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20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20 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一、 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 》(以下简称《标准》 )是针对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 根据《义务教育法》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试行) 》 的要求, 《标准》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阐述数学课程的基
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提出数学课程目 标与内容标准, 并对课程实施(教学. 评
价. 教材编写) 提出建议。
《标准》 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 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
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 标。
《标准》 规定的课程目 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
基本要求。 《标准》 是教材编写. 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实施过
程中, 应当遵照《标准》 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
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 标和内容, 以利
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标准》 提供了 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 供教师在
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 设计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 特别
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
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不仅是
自然科学和术科学的基础, 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
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
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要
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
1 10
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 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
提高, 促进学生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 工作
和学习的需要, 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抽象思
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
得到发展; 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 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 要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
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 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 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
数学问题. 构建数学模型. 得到结果. 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此, 制定了《标准》
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基本理念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 标, 体现基础性.普
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的需要, 使得: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 数学学科的特征,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 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
法。 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有利于学生经验. 思考与探索。 内容的组
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生活化. 情境化与知识系
统性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 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 需求。 数
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 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
生学的统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数
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思考; 要注重培
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
的. 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 实验.
猜测. 验证.推理. 计算. 证明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为学生提
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通过有
效的措施, 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使学生
2 10
本文发布于:2024-07-11 12:2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6719744135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