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更新时间:2025-05-06 00:19: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7月12日发(作者:庄孤容)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课第一组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

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

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

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

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

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

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

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教学策略:

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

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

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比如,要求会写的生字

中有3个是形声字,“蝴、蝶、铜”,就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傣”读d

ǎi,不要读成tǎi;“昌”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āng;有些字的笔画较多,比如,“戴、舞”,要引

导学生注意笔画、笔顺,避免写错。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识字

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全文。教学中可以作者

所抒发的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为线索,并将这条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和民族

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能尽快地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在理解课

文的开始阶段,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抓民族小学的特点上来。然后,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是按上

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的。

细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教师可问: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

体会到的?这个问题可组织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作者是怀着自豪和赞美的感情写

的。体现自豪感情的语句,比如,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也出现了“这就是我们的民族

小学”的句子,学生找出这样的语句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要读出自豪的

感情。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可用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即这是一所美丽的学

校,这更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

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紧密地团结在五星红旗下。学校的美丽和团结既是作者所要赞美的内容,

也是引起自豪的原因之一。需要强调的是课文里所描写的“美”和“团结”都带有民族特色,这


本文发布于:2024-07-12 14:3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0766056413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文   学生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