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4)

更新时间:2025-05-04 19:27:31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16日发(作者:繁柳)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强烈推荐5篇)(4)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五

题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日记画";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 教育部提出

了重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帮助他们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未来社会

的要求, 促进终身学习与发展。本课题即是通过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日记画的形

式来记录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有趣的事情, 融合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 从而提

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日记画; 小学美术;

一、关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读 (对艺术作品、生活和工作等各种视觉形象或

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美术表现 (运用各种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 、

审美判断 (对美术作品及现实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创意实践 (在美术

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 、文化理解 (从文化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

美术现象和观念) 。

二、关于"日记画";

"日记画";也有"绘画日记";"图画日记";之说。主要是运用各种图形或视觉符号, 画面

可以是单幅或多幅, 色彩可以是单色或彩色, 配合适当的语言说明, 记录儿童所经历的有趣

或有意义的事情, 集图文性、记忆性、创造性为一体, 表达儿童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自

身感受。

三、日记画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中通过引导儿童运用日记画的形式来记录经历过的有意义、有趣的事情, 融合

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 从而发展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具体表现在:

1. 提升学生关注生活和图像识读的能力。

在儿童的记忆表象里, 他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生活中的人和事, 但他们通常并未察觉,

若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 这些潜在的记忆表象也就未能显现, 并且会失去一次提炼、整理、

归纳和情感表达的机会。通过日记画的创作引导, 能及时地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桥梁构建一

条合适的纽带, 它把学习融入生活, 亦可以把生活融入学习。因此,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 (包括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影像、图形、艺术作品及其他

视觉形象、符号等) 进行观察、分析、归纳、识别和解读, 并进行取舍, 从而记住一些感受

最深最有意义的美的东西。再运用日记画的形式加以表现, 这里不仅促进学生养成观察及记

录生活的习惯, 帮助其形成一定的观察技巧, 同时提升了他们视觉现象的识读能力和信息处

理能力。

2. 发展学生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能力。

学生于循序渐进中学会借助日记画的形式记录、表现生活和表达情感, 也逐渐学会

了关注和联系生活, 学会了适当的美术表现方法, 让他们更好地把生活与学习融为一体。同

时, 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得以解决。如果他们能够反复地进行

细致地观察、想象和构思, 也就可以创作出富有意味的美术作品, 内心的意图、思想和情感

也能得到较充分地表达。这样, 不仅促进了学生美术表现及创意实践能力的发展, 而且其美

术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3. 增强学生审美判断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语言与图画是生活中表情达意、传递知识和情感的两种重要形式。语言是重要的交

际工具, 是人们沟通与会话的声音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图画是视觉形象符号。

从符号的角度来看, 语言文字和图画是相通的。心理研究专家李文馥提出:"在儿童发展过程

中, 两种符号 (语言和图画) 的发展有一定的同步性, 也是有互动性的。";因此, 儿童在语言

和图画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同步性,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如果能够把这两者紧密结合, 充分

利用语言、文字和图像等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对自然、生活、文化及美术作品中的审美对

象进行感知、描述、评价和判断, 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得更加的健全与完善。

四、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策略

1. 引领品赏, 体验美感。

通过经典绘本的欣赏学习, 了解绘本图文结合的表现形式, 学会运用绘本创作知识

来创作日记画的相关知识。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

很有创作的天赋, 对于画画有与生俱来的兴趣。所以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绘画读

本让学生学习和理解, 同时也鼓励学生去自己创作, 用简单的画来表达出学生想要表达的意

思, 逐渐培养学生的日记画能力。

2. 学会观察, 积累素材。

通过走进生活, 走进大自然, 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鼓励学生走进博物馆等。小

学生具有玩耍的天性, 他们喜欢玩耍, 喜欢自由自在, 不喜欢受到约束, 不喜欢课堂的枯燥

无味。所以应当适当的让学生与大自然、与展览品接触, 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物体, 比如采

集一些树叶标本等, 为学生的日记画积累素材。同时在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引

导学生观察, 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创作日记画, 培养学生写

生的能力。例如:今天和爸爸妈妈去吃麦当劳了, 或者去野生动物园玩了等等, 在这过程中家

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世界, 有了充分的观察体验后, 再进行日记画的创作, 他

们的作品更有真情实感。

3. 发挥想象, 学会创新。

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所以在观察、记录生活的基础上, 应鼓励学

生适当发挥想象, 适当的进行故事创编。比如, 在学生观察小鸟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去思考

小鸟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让学生将小鸟的心情用"日记画";表现出来, 而小鸟的心情就需

要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创作。

4. 表情达意, 丰富内容。

小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 他们时常是真情流露的, 不会像成人一样伪装和隐藏, "日

记画";中时常会流露出学生的真情实意。所以要鼓励学生在创作"日记画";的过程中, 要将他

们自己的心情融入其中, 通过日记画将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同时情感的融入也在一定

程度上丰富了"日记画";的内容。

5. 综合探索, 丰富形式。

(1) 借助漫画, 增加趣味性。小学生对于漫画情有独钟, 并不只是因为漫画充满了

趣味性, 同时也因为漫画配备有一定的文字, 让学生能够对漫画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 让学

生逐渐体味到漫画的创作风格。学习把漫画的风格与形式特征运用到日记画中来。 (2) 采

用1+N的形式。1指的是适当的文字表述, N指美术表现形式, 可以是绘画、平面手工制作、

立体手工制作及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拍照后打印、剪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增强趣味性。采用

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对于"日记画";的理解和应用。

6. 循序渐进, 不断提高。

由低年级的重图 (画) 轻文过渡到中高年级的图文并茂。小学生处于低年级时, 他

们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不善于通过文字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 此时

"画为主, 写为辅";可以成为他们日记画创作的主要形式, 他们在表达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获

得快乐与满足, 凸显那一份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

中高年级的学生经过语文课中逐步的写作学习, 慢慢地学会了运用写作的方式进

行表情达意, 伴随着他们年龄及相关知识储备的增加, 这一能力也将随之提升。因此, 中高

年级的学生在日记画创作时, 可以逐步地运用图文并茂、图文互补的"图文日记";形式, 能更

好地激发学生们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 用细腻的语言去阐述, 用丰富的画笔去描绘兴趣与热

情。他们把生活中捕捉的精彩瞬间及丰富的内心体验, 在日记画上得以充分地表达、表现出

来, 这样的作品视野更加开阔, 内容更加的丰富真实, 可读性更强。

五、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日记画教学, 促进美术与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有效整

合, 打破学科界限, 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实践证明, 通过日记画这一载体,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

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 提升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和分享美的能力, 发展

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 2016.

【2】顾勇.通过日记画提高小学生美术创新问题探究.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6 (12) .

张玲.儿童画创作的绿色通道--"日记画";在校外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2011北京

-国际少年宫发展甲流大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市少年宫, 2011.


本文发布于:2024-09-16 15:5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733884225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美术   日记   生活   发展   创作   表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