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图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教材插图 学生 影响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选题依据
教材插图作为小数学书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育教学价值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
翻阅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科书,都可见插图分布在教科书中的各个地方,占有很大的比
重。从理论层面看,色彩鲜明的插图,更能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对数
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彰显教科书中编制插图的教育教学价值。
(1)教师现状
纵观小学数学的现实课堂,教科书插图虽然受到学生的喜爱,但许多一线教师对教科
书插图常常视而不见,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插图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指导学生的学习,
导致教科书中的插图如同虚设,甚至完全背弃了插图编制者设计的初衷;部分教师理解不
深入,对插图功能的认识不全面,导致其运用频率不高;有些教师对插图的运用策略也较
为单一,缺乏灵活性,紧固了学生的思维。
(2)学生现状
小学生对插图有着天然的喜好,绚烂多彩的插图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尤其是低年级
的小学生。所以通过插图的刺激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
是他们对插图的研究大部分只是流于形式,往往被插图鲜艳的色彩所吸引,缺乏深入地思
考插图的实际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插图帮助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教学的组织者,必须对插图的丰富内涵有正确的理
解和把握,并能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好教科书中的插图,培养学生发现插
图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迫在
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此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一线数学教师进一步认识教科书中插图的教育教
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同时,帮助小学
生学会使用教育资源,指导学生运用插图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情境学习理论。情景学习强调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
合起来。在情景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真实或逼真的活动中发展,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促进有意义学习,而且有助于数学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的迁移。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任务学习不是由教师把只是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
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
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在建构过程中,情境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插图是一个情境的
再现,是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学生通过对插图进行分析解读,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
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3、儿童心理学相关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认知事物是从感知开始,然后形成
表象,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大多情况下依靠视觉。在小学数学
教科书中配置大量插图,能使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增强直观效果,延长学
生对知识内容的识记时间。插图来源于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作
用下,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归入所感的对象中去,促使他们以更高的情绪自主学习。
(二)研究的目标
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发展的高点上在寻求更为深远的教学
价值。为了更好地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
关键期,我们要借助教材插图的帮助。本课题的研究是深入了解插图在教学中所发挥的积
极作用,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充分体现教学的灵活性与时代
性。同时,引发教师关注插图的教育价值,了解和掌握插图的运用策略,不再让插图形同
虚设、流于形式,使得教学方式有进一步的改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充分
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
1、研究教材。深入理解插图的编写意图,充分挖掘插图的内涵。
2、研究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让学生更加重视插图的教育教学
价值,从而最大化的发挥插图的作用。
3、研究呈现方式。使插图“活”起来,“动”起来。
4、研究使用手段。
(四)、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
①建立课题研究组。
②广泛学习、收集资料,酝酿并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③修改、完善方案,进行开题,
2、实施阶段
①课题组成员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对实验课题进行实践与论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性、
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应用性,从而提高运用插图的方法。
②组织课题组有关成员进行数学插图文化的观摩活动,对插图的运用与设计、实施过
程与效果进行评价,并商讨改进方法。探讨、总结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插图文化。
③每学期至少办一次观摩课与学习讨论活动,以提高教师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水平。
④分阶段对课题做好阶段性总结。每学期一次,并不断修正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
3、总结阶段
①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整合,撰写研究报告。
②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个案、论文、教案、录像、照片等)。
③进行成果展示,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三、思路方法和预期成果
(一)思路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开课观摩、交流经验等教学实践活动,构建以插图文化为纽带的
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积极探索插图文化,并对于一堂典型的课例,进行个案分析。引导
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发现数学问题,通过探索、讨论、协作、相互评价等途径来解决问题、
获得新知,并运用于生活实践。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等形式,了解师生运用教材中插图的
现状,有目的地进行研究。通过听课、评课、测试、座谈等手段,及时了解课题实施过程
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结构。
3、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相关的书籍,搜集有关资料,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
《数学课程标准》等,支持本课题的研究,科学合理的运用教材中的插图。
(二)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与论文。
2、插图的应用课堂教学实录与照片等。
3、相关研究课的案例分析。
四、学术背景、前期成果
(一)论文类成果
1、2016年4月,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论文《活用电教手段优化数学教学》。
2、2014年2月,在新课程研究上发表论文《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3、2014年1月,在新课程研究上发表论文《小学数学要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景》。
(二)表彰类成果
1、2016年荆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表内乘法(一)中主题图
应用价值的研究》顺利结题。
2、 2017年荆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一年级数的概念教学中运用学具
的研究》顺利结题。
3、2017年荆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本学科特质的小学活力课堂构建
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
五、参考文献
1.胡珊;谈多媒体如何让数学插图“动”起来 [J];才智;2020年01期
2.秦丽娜;灵活运用教材插图,放大数学教学效应——刍议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课程
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年09期
3.赵富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教学策略[J];青海教育;2015年05期
4.孙彦彩;浅议课本中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5年01期
5.李春香;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2017年31期
6.肖凌志;也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设计应用[J];真知灼见;2017年12月
7.曹梦雅;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使用的研究—以第一学段人教版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
范大学;2014年
8.李宇君;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的运用研究—以人教版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9.马永林;让数学插图“动”起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06期
10.王蓓蕾;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J];好家长;2018年73期
课题编号:8523
本文发布于:2024-09-16 21:4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6494479422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