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市中营小学语文小升初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5-05-04 19:41:32 阅读: 评论:0


2024年9月26日发(作者:受和煦)

天津市天津市中营小学语文小升初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1

.基础运用。

看拼音,写字词。

zhǎ yǎn( )

间,又到了

áo( )là bā zhōu( )

的时候,妈妈准备了栗子、枣、葡萄干、小

( )

一步。锅里的东西在妈妈米等八种食材。我一直在厨房外

pái huái( )

,不肯

nuó yí

jiǎo huo( )

下变得越来越浓

chóu( )

,一个个冒起的气泡慢慢地

zhàn kāi( )

。我

再也忍不住了,

yī wēi( )

在妈妈身旁,不停

niàn dɑo

( )

妈妈,妈妈,什么时候

可以吃呀?

妈妈笑着说:

小馋猫,等你摆好了碗筷就可以吃了。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欢聚(

喧闹(

nào

羞愧(

kuì

...

B

.牲畜(

飘逸(

点缀(

zhuì

...

C

.藏袍(

páo

呼啸(

xiào

沸腾(

tén

...

D

.纠缠(

cán

垮塌(

屋檐(

yán

...

3

.下列词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五湖四海

心平气合

万象更新

C

.过犹不急

见微知著

哄堂大笑

A

.难道鲸不是比象大得多的动物吗

?(

反问

)

B

.小鸟好肥

,

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拟人

)

C

.他有工具吗

?

没有。

(

设问

)

D

.她搂住了我

,

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

比喻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否在这次小升初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关键是在考试时要认真审题、答题。

B

.实外西区对我很熟悉,我能一一说出佳处来。

C

.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二十岁以下。

D

.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若缩句,应该是:

肚子里冒着香气。

B

妈妈

……

……

……

撒谎了。

句中省略号表示

说话断断续续。

C

我以

/

日始出时去

/

人近。

句中斜线表示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D

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

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

如果转述蔺相如的话,应

该是:

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更不会怕廉将军。

7

.下列句中的文化名人是谁,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

)忧国又忧民,行吟泽畔赋《离骚》。

2

)挺身入虎穴,舌战强秦璧归赵。

3

)少有爱国志,闻鸡起舞锻炼早。

4

)高唱《满江红》,精忠一片把国报。

5

)惟念九州同,家祭只盼听捷报。

A

.(

1

)李白

2

)廉颇

3

)班超

4

)岳飞

5

)陆游

B

.无独有偶

司空见惯

重见天日

D

.翻箱倒柜

乌合之众

无济于是

4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B

.(

1

)李白

2

)蔺相如(

3

)祖逖

4

)文天祥

5

)杜甫

C

.(

1

)屈原

2

)蔺相如(

3

)祖逖

4

)岳飞

5

)陆游

D

.(

1

)屈原

2

)廉颇

3

)班超

4

)文天祥

5

)杜甫

8

.下面的诗词名句,如果依照宴会送行、握手道别、别后思念、再度相见的次序排列,正

确的排序是(

①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④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A

.②①③④

9

.按要求写句子。

1

)、节日期间,庐山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含鄱口人头攒动,仙人洞

( )

,五老

( )

。(在括号中填入与划线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2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

饿

安静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借助描写

鸟儿

阳光

情景,写一两句话,表达你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

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

“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希望是努力出来的,是探索出来

的,是实践出来的。

2

)李勇是一名警察,别看他在罪犯面前刚硬强悍,回到家对女儿却充满了柔情与怜爱,

妻子常笑话他:

这哪还像个真豪杰、大丈夫呢?

李勇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回答道: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伯牙鼓琴》一文选自《

______

》。锺子期去世,伯牙

破琴绝弦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4

)看着翻滚的黄河水,我们会吟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闻着

淡雅的菊花香,我们会吟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听着稻田里的

蛙鸣,我们会吟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

)小说的三要素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

.在下面具体场合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主持人说的话,并说明理由。

晚会帷幕徐徐拉开,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入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主

持人迅速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

A

.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不小心了,请不要见笑。

B

.主持人说:刚才,我被大家的热情所倾倒了。

C

.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激动了,以致失礼了。

D

.主持人说:不好意思,由于路太滑,所以不小心跌倒了。

1

)你喜欢

( )

句。

B

.①②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④③

2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言文阅读。

狂泉

昔有一国,国有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

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

..

不毕具。国主不任其苦,遂至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

然。

1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汲

( )

②既

( )

③执

( )

④任

( )

13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

愿为市鞍马

..

C

.莫不毕具

饮毕便狂

..

1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15

、国主的可悲在于:

__________

。(多选)

①不识时务

②屈从

③无自知之明

④不能坚持真理

⑤独断

13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自2017年起,我市在城区小学分步推进“课后三点半”服务公益性试点。截至目

前,全市338所中小学已开展课后服务,39 . 3万名中小学生享受服务成果。试点工作

坚持公益性,提供机器人、围棋、书画、篮球、跆拳道、国学等多种课程。“课后三点

半”服务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深

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材料二

为保障全体学生和家长的基本利益,我市中小学实行“普惠托管”与“个性化课

程”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模式,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性需求。课后托管服务一般从周一至周

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在教师下班之前,原则上不晚于18:00,具体时间由各地根

据实际情况规定。

“普惠托管”班,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手工操作、体育艺术活

动、团队活动等,严禁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借机开展学科集中教学或集体补课,严禁乱收

费、挪用专项经费、利益输送等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在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础

上,由自愿参加的家长按照不超过每生600元/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材料三

记者3月9日在艳阳学校看到,该校当日开课的个性化课程有名著导读、趣味编

程、航模+无人机、篮球,乐高机器人、武术等。该校作为开发区“课后三点率”第一批试

点学校,今年春季学期开设包括个性化课程和普惠托管班在内共24个专业,38门课程。

据了解,开发区38所小学如期开启“三点半”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共开设课程975

门。

庐剧、绘画、注意力训练……在绿叶小学,近20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三点半”课后服

务,其中,报名“普惠托管”学生比例超过90%。科教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调配区域内60

多位艺术、体育、科技类骨干教师,深入30多所学校,为各校补充优质师资。同时,以科

教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基地,成立了集研发、实践、推广为一体的“三点半”课后服务中

B

.疗其狂疾

其狂若一

..

D

.众乃欢然

蒙乃始就学

..

心。

16

、认真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课后三点半

服务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材料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

)课后托管服务的时间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开始,结束时间不限制。

( )

2

普惠托管

个性化课程

相结合的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 )

3

)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可以根据情况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等集体补课等活动。

( )

4

)课程产生的费用由家长自愿按照不超过每生

600

/

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 )

18

、下面说法与材料三的内容不符合的是(

)(填序号)

...

A

.艳阳学校当日的

个性化课程

有名著导读、趣味编程、航模

+

无人机、篮球,乐高机器

人、武术等。

B

.绿叶小学超过

1800

名学生报名参加了

普惠托管

的课后服务。

C

.开发区开启的

三点半

课后服务,覆盖率

100%

,共开设课程

1733

门。

D

.科教区成立了集研发、实践、推广为一体的

三点半

课后服务中心。

19

、结合自身谈谈,

课后三点半

服务为你提供了哪些帮助?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什

么也听不到。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却不知道,到了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

猛然地想起向听众致意。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严重缺陷、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的人,却陆续写下了大量

美妙的、家喻户晓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大厅里面,美妙的音乐四溢,所

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艺术欣赏中,然而那个以全部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

音乐家,却一点儿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又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

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的 这就是 不被缺陷和困难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 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过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上了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的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

芝麻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岳飞的《满江红》,这位工艺师是盲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

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盲了一只眼睛,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

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高了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成了花朵上晶莹的露珠。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体会勇敢、劳动、创

造……这些词的伟大!

20

、给第

4

5

自然段补充标点符号。

21

、微细雕刻的工艺师向人们

捧出的艺术花束

是什么?在文中用

﹏﹏﹏

标出来。

22

、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文中

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

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为什么说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看到这些缺陷者所捧出的

美丽花束

,你想对他们说点儿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习作

伴随着生活的脚步,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慢慢地,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关爱别

人,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

……

请以

我懂得了

……”

为话题,写一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

事,题目自拟,要表达出真实的感情。

要求:

1

.事件要写具体,要表达出真实的感情。

2

)、字数在

500

字左右。

3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和班级。

16

.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一定有一些事情让你有所触动,或感动、或高兴、或难过、或盼望、或

后悔

……

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认真回想一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回忆

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要求:(

1

)自己命题。(

2

)融情于事,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3

)要做到有具体内

容,详略得当。(

4

)字数

45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眨眼

腊八粥

徘徊

挪移

搅和

绽开

依偎

念叨

【解析】略

2

A

解析:

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B

项,

牲畜(

应为

牲畜(

chù

C

项,

沸腾(

tén

应为

沸腾(

téng

D

项,

纠缠(

cán

应为

纠缠(

chán

。故选

A

3

B

解析:

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A

项,

心平气合

应为

心平气和

C

项,

过犹不急

应为

过犹不及

D

项,

无济于是

应为

无济于事

。故选

B

4

B

解析:

B

【解析】略

5

D

解析:

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情况。

A.

这句话的病因是两面对一面,要么去掉

能否

,要么在

关键

后面加上

是否

B.

这句话的病因是语序不当,应该将

实外西区

调换位置;

C.

这句话的病因是重复啰嗦,

最多与

以下

重复;

6

B

解析:

B

【详解】略

7

C

解析:

C

【详解】

1

项《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

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

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

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

骚体

诗歌形

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

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2

项出自成语完璧归赵,(拼音是

wán bì guī zhào

),汉语成语。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

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出自《史

·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项出自成语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

即时奋起。《晋书

·

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

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

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4

项出自《满江红

·

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

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

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

诚。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

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5

项出自《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

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

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用笔曲折,

行文多变,语言没有丝毫雕琢,直抒胸臆,浑然天成,以极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极深

厚、强烈的情感,自然地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原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

A

解析:

A

【详解】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并进行排序。

①出自宋朝代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雨霖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

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句意思是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

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②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元二使安西》的第三四句

,

其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

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句意思:我真诚地劝你再干

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③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鹧鸪天

·

彩袖殷勤捧玉钟》第七八句

,

其古诗全文如下: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

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意思是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

你共同欢聚。

④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古诗作品《喜见外弟又言别》第三四句

,

其全文如下: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

几重。此句意思是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9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教室里很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写。

空中的鸟儿

轻快地掠过枝头,唱着婉转的曲子飞远了。

红红在

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演讲比赛

中,获得了第一名。

【详解】

1

.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

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

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

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去找,想想和所给

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

熙熙攘攘

”“

人头攒动

”“

人山人海

”“

摩肩接踵

这几个词语都表示人很多,很拥挤,场面非常

热闹。

2

)、本题考查了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在结构、内

容、修辞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仿写。结合句中将

时间过的快

的程度进行了夸大,运用了

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也要运用夸张的手法。

如:我饿得能吞下一头大象了。

3

)、此题考查学生情景写话,解答时,我们要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心情。

如:枝头小鸟欢歌笑语,好似在开演唱会。

4

)、考查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时,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

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

整、通顺、合理。(

1

)用词不当。(

2

)搭配不当。(

3

)成分残缺。(

4

)词序混乱。

5

)重复啰唆。(

6

)前后矛盾。(

7

)不符事理。(

8

)归类不当。(

9

)指代不明。

本题中缺少主语

谁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改为:小明在

学党史、感党恩、跟党

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10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

吕氏春秋

·

本味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待到

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环境

人物

情节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课文理解、文学常识、诗句识记和小说三要素的掌

握。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

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1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

说,只有空想希望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

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

2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意思是对子女

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鲁迅在当时的众矢飞

射之下,理直气壮地热爱其子,并把这种感情泛而至于广大人民,并不失为丈夫本色,而

那些标榜

无情

的人却跟豪杰一点也不沾边。诗人痛斥

无情

论者,没有回避

怜子

,相反

地正以

怜子

来证明攻击者的卑鄙,这就完全取得了主动的地位。

3

)《伯牙鼓琴》一文选自《吕氏春秋

·

本味》。文中: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意思是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

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故伯牙

破琴绝弦

的原因是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

·

其一》。意思是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

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

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

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

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

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

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

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5

)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可通过人物的外貌、

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尾声;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

B

解析:

B

用委婉的方式夸奖了观众,也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解答此题首先分清人物的身份、地位,面对不同的情

况,用语一定要灵活应变。

A

.不恰当,该句话只是解释原因,不会赢得掌声;

B

.非常得体,在

字上做文章,避开跌倒的真实原因,巧妙地转换为

被热情倾倒

,变

被动为主动,化尴尬为掌声。

C

.不恰当,这里也是道歉,观众不会给予热烈掌声;

D

.不恰当,道歉并且阐述没有受伤,也不会得到掌声;

12

D

解析:

12

打水

已经

抓住

承担、承受

13

D

14

、于是去了

狂泉

所在地。舀泉水喝了下去。

15

、②④

【分析】译文:从前,某国有一眼泉水,名叫

狂泉

。国内的人喝了这泉水,没有不发狂

的。只有国君食用井水,不患狂病。全国的人已经都狂了,反而认为国君的不狂是真狂。

于是合伙捉住国君,要治疗他的狂病。他们对国君又用火艾烧,又拿银针扎,又熬药汁

灌,什么办法都施出来。国君受不了折磨,也只好喝下

狂泉

,也开始发狂。国家群臣大

小,个个都颠狂成一个样子,大家才欢心乐意。

12

、本题考查的是解释加点字词,结合语句所在语境进行分析。

唯国君穿井而汲

意思是

只有国君食用井水,所以

的意思是打水。

国人既并狂

意思是全国的人已经都狂了,

所以

的意思是已经。

共执国主

的意思是于是合伙捉住国君,所以

的意思是抓住。

国主不任其苦

意思是国君受不了折磨,所以

的意思是承担、承受。

13

、本题考查的是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原文的语境进行分析。在本题中,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是

D

项。

A

项:

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

意思是反而认为国君的不狂是真狂。

的意思是

为市鞍马

意思是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

的意思是

为此

(

指代父从军

)”

B

项:

疗其狂疾

意思是要治疗他的狂病。

是指他的。

其狂若一

意思是个个都颠狂成

一个样子,

是指每个人。

C

项:

莫不毕具

意思是什么办法都施出来。

的意思是都。

毕便狂

意思是也开始发

狂。

的意思是开始。

14

、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结合语句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和分析。以及结合上下文的语境

进行分析。整段话的语句要连贯完整,不要写错别字即可。本题中,划线句的翻译是于是

去了

狂泉

所在地。舀泉水喝了下去。

15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国王的可悲之处

在于屈从和不能坚持真理。

13

C

解析:

16

、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7

× √ × ×

18

C

19

课后三点半

时间,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而且丰富了我的课后生活,发

展了我的兴趣爱好。

【分析】

16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中的最后一句话

““

课后三点半

服务解决了部分

家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我们可以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就能回答本题。

17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1

)错误。结合材料二中的

课后托管服务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

在教师下班之前,原则上不晚于

18

00

,具体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结束时

间有有一定的限制的。

2

)正确。

3

)错误。结合材料二中的

严禁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借机开展学科集中教学或集体补课,

严禁乱收费、挪用专项经费、利益输送等行为。

明确本题的

集体补课等活动

是不能开展

的。

4

)错误。结合材料二中的

所产生的成本在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础上,由自

愿参加的家长按照不超过每生

600

/

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注意是

学校无偿提供

场地、水电费等基础上

18

、本题考查信

息提取能力。结合材料三中的

开发区

38

所小学如期开启

三点半

课后服

务,覆盖率

100%

,共开设课程

975

门。

选项

C

中的

共开设课程

1733

门。

是错误的。

19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课后三点半

中获得的帮助,得到的

成长,带来的变化作出具体的表达。

14

20

、,:!,?

21

、他能够在一粒米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那样大小的

物体上刻岳飞的《满江红》。

22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23

、不被缺陷和困难吓

解析:

20

、,:!,?

21

、他能够在一粒米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岳

飞的《满江红》。

22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23

、不被缺陷和困难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24

、缺陷者所付出的努力要比常人多得多,所创造的价值也是惊人的,他们的劳动成果是

最为显眼、最为珍贵的。

25

、你们不自暴自弃,不屈服于命运,以自强不息的毅力和斗志,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

种困难,用坚忍书写人生,用汗水铸就辉煌,我佩服你们!

【解析】

20

、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注意

这就是

后面用

冒号

,后面内容是对

大厅里许许多多的

人所没法体验

的解说。

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是问句,后面用表示疑问的

标注。

21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案在上一自然段。

艺术花束

指他们的作品。而这

艺术花

即指前文

他能够在一粒米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那样大小的物

体上刻岳飞的《满江红》

22

、考查对过渡句的判断。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

面的内容。此篇文章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是过渡句,

这样的

事情

承接上文叙述的事件,

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领起下文要叙述的近些年听

到过的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上了高峰的事件。

23

、考查对句子理解。文章第4自然段

这就是

后面就是对

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

解释,即:不被缺陷和困难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24

、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从文中

他们的汗水化成了花朵上晶莹的露珠。

让我们从历史

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体会勇敢、劳动、创造

……

这些词的伟

内容进行分析,再结合文中所列举的

贝多芬

一位从事微细雕刻的工艺师

的事例,

突出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原因是:缺陷者所付出的努力要比常人多得

多,所创造的价值也是惊人的,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最为显眼、最为珍贵的。

25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但所述内容要正向、积极,围绕对他们的赞美进行

叙述。

15

.例文:

我懂得了父爱

出了校门我用眼睛扫了一下和父亲实现约好的地方,没有看到往日那个熟悉的身影,再看

看周围,还是没有。一种委屈感涌上心头,明明说好来接我的,怎么没来?在回家的路

上,我一直嘀咕着这

解析:例文:

我懂得了父爱

出了校门我用眼睛扫了一下和父亲实现约好的地方,没有看到往日那个熟悉的身影,再看

看周围,还是没有。一种委屈感涌上心头,明明说好来接我的,怎么没来?在回家的路

上,我一直嘀咕着这件事,好像父亲犯了错误似的,想着回家怎么去责怪父亲。

平时很少自己走回家,二十分钟的路程显得格外的长。快到家的时候,远远看见妈妈开的

花店灯还是开的,一个熟悉的身影佝偻着腰,在寒风中插着花篮。我加快了步伐,走上前

去,说:不是说好去学校接我吗?一点都不守信用,这么冷的天让我一个人走回来。父亲

沉默了一会,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过了一会儿,说:我和你妈妈今天很忙,有很多花篮要

插,到现在连饭还没吃上,实在是没时间去学校接你。我顿时语塞了,望着父亲布满皱纹

的额头,两鬓微白,眼泪不禁涌了出来,从未发现父亲变的这样苍老,忙碌到现在还没吃

饭,我竟然对他这样说话。都是高中生了,还是这样不懂事。几年前,父母因为企业内部

改制双双下岗了,为了生活和我今后的学业,开了一家花店,自从那以后,两人就终日忙

碌,就连年三十晚上也要插花,没时间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春去秋来,父亲却从未停

止过接送我上学,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年复一年,我渐渐长大,父亲也渐渐苍老。

我曾感动于寒风中工作的清洁工,感动于电视剧里的煽情画面,却从未对父亲平凡而伟大

的爱有过丝毫的感触,甚至还幼稚的认为,那是父亲应该做的现在想起来真是倍感惭愧。

朋友,请擦亮你的双眼,看看你身边的人,你的父亲,寒风中等你放学,深夜时给你端来

牛奶,失落时给你安慰,在成长的路途中一路陪伴着你走过风风雨雨,关心你,爱护你,

深沉而伟大。

我懂了,父亲的爱!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半命题的作文,要求以

我懂得了

__”

为题,写一篇作文。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

程中,渐渐懂得了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尊敬他人、珍惜友谊、保护环境

……

选择你印象深

刻,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自己明白的道理。写时要注

意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

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

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16

.范文:

那件事我铭记于心

生活中有无数件琐碎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串起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随着时

间的流逝,许多小事已经渐渐消失在记忆的星空中。然而,这件事虽然过去很

久了,可是现在想起来,依旧是历历

解析:范文:

那件事我铭记于心

生活中有无数件琐碎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串起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

许多小事已经渐渐消失在记忆的星空中。然而,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可是现在想起

来,依旧是历历在目。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和妈妈出去骑车兜风。

正当我春风得意哼着小曲一路畅通的时候,

咔嚓

一声

——

自行车

罢工

了。我下车一看,

原来是车链子掉了。

哎呀,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我和妈妈试图把链条安上去,可它就是

不听使唤,无论我们怎样努力,还是没有将它

降服

。后来,我彻底地对这辆

自行车

失去了耐心,又急又气,真恨不得把它揍扁,然后再踹上几脚以发泄我心中的烦躁。

怎么了?小姑娘,车坏了?

我抬头一看,只见路边一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正在和我们搭

讪。我心想:看老爷爷穿的衣服真破,他会不会跟我要钱?

修车啊?我以前干过,肯定能

修好!

我和妈妈将信将疑地把自行车交给了老爷爷。他把自行车推到路旁,先修整好掉下

来的链条,再一节一节挂上去。但链条像个顽皮的孩子,挂了这头,又掉了那头。十分钟

过去了车依旧没有修好。

此时,老爷爷一边擦着汗,一边嘟囔:

咦?奇怪了,今天是咋了?链条咋不听使唤了?这

种新式自行车就是不好整。

说着,老爷爷一用力,却不小心把手夹在齿轮和链条中间了。

这时,殷红的鲜血不断地从他的手指上渗出来。我吓得不知所措地大叫:

老爷爷,您的

手!

他不慌不忙地从上衣的口袋中掏出一块手帕把手指上的鲜血擦了擦,用大拇指摁着伤

口,说:

不怕,孩子,咱农村人,这种事多了,不算啥!

我忐忑不安地看着老爷爷说:

算了,别修了,我把自行车推到修车摊上去修吧!

”“

没事!

老爷爷头也不抬,仍旧与自

行车努力

奋战

。终于,自行车修好了!老爷爷长吁了一口气,想站起来,却一个踉跄坐

在了地上。我赶忙过去扶他,他摆摆手,说:

没事!

不知怎么的,我的泪水不停地在眼

眶里打转。是因为修好了自行车而开心?是因为老爷爷助人为乐的精神让我动容?还是因

为刚才丑陋的想法让我羞愧?我心里顿时五味混杂

……

至今,我还是忘不了那佝偻的身影和那双粗糙的渗着鲜血的手。

【详解】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

要求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生活中一定有事情会让你高兴、让你难过、让你烦

恼、让你后悔

……

选择你最想表达的事去写。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

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

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把能体现人物闪光点的事写具体,突出他的特点。还要注

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

的好词佳句。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

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17:58: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3447354259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意思   诗人   考查   学生   没有   结合   句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