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总结(合集4篇)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篇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
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
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2.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诗意,懂得爱惜春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学生结合实际
自由说)。
引出课题:春晓。
解题:解释“晓”的意思。
2. 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
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二声。(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2)指名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边读边思考)。
3. 细读课文
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前二句诗。
(1)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第 1 页 共 7 页
4. 再读课文,准确把握。
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春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
(2)自己试读;
(3)和同学交流;
(4)指名读,读读评评,并配乐朗读。
5. 拓展延伸:古诗中,描写春天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说一说大
家自学一下,如《咏柳》(学生自学,师点拨)
五、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篇2 荷花,你的清香是你们醉人,你的样子是那么迷人,
你的姿势是那么动人!荷花,你的魅力令我们难以忘怀,看着你,我们感到了渺
小;读着你,我们忘记了下课……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
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
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美文,走入美的境界,
与文章共鸣,与人物共乐。在听说读写训练中陶冶感染,潜移默化的受到审美
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让学生知道哪是美的,为什么是美的,如何
去欣赏美,如何去创造美,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而不是“同学
们,你们看作者写的多美啊,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吧!”学生知道了它们是美的,
可是到底美在哪里,它们为什么是美的,学生似懂非懂,甚至机械地人云亦
云,这样学生的审美水平何以得到有效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了总结和概括,却不能将概括和总结再具体化,使我们
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作文中反复强调描写、叙述要具体生动,
可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利用了大量的时间不断地要求学生“概括一下这段或者
这几段讲的什么”,讲的什么固然重要,可是具体的描写却忽略不计了。以至
于学生对如何是具体、如何做到具体显得非常茫然,困惑。
第 2 页 共 7 页
因此,我认为:文章的美、极致体现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上,应该把更多的
功夫用在体味文章的具体描写上,从中感悟美、感悟生动。达到真正的读为写
服务,读写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篇3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
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
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新一轮的语文教学
改革,正悄然而起。我们教师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
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
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不能自以为
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作
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
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同时在
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
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
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
角色,那只会失去向,无所适从。
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也要理性的对待。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必然
的,于此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而裹足不前;但是,我们又不能急于冒进,要
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
新模式。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
断的进步。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构的纵横交错,与
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上习惯于“满堂
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
象;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将一个个互为联系的知识点,肢解得零离破碎,
学习新课标以后,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就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原来的
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
务。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
第 3 页 共 7 页
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资源的整合
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习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就学习的方式而
言,有整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人学习三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
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语文新课
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
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
益。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是一篇大文章。在此,限于篇幅,就不多言了。
对于新课标,新教材,应当说大部分教师都尚处于学习阶段,并无多少实际
的经验可言。也许正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诱惑力。自然,我们为之研究的空间也
是极为广阔的。当然,课程改革是漫长和艰巨的。“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学习新课标,不能形而上学,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曲解。对
于传统的一套,我们要怀疑,要创新,但又不能完全摒弃。毕竟教有法,而又
无定法。不然,我们又会陷入某种教学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这
当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
第 4 页 共 7 页
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椿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
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
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
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1)你为什么这样读
(2)“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3)“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4)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
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
南国的树。
(5)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6)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
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第 5 页 共 7 页
(7)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8)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
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9)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第二课时
四、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
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
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五、精读写鸟部分
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1)读好的,老师马上说: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
跳舞似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2)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
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3)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
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
定能读好的。
(4)13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
4.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读出了小鸟的欢乐,小鸟的欢腾,那么,小鸟们为
什么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开心呢
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
6.师接着说:是啊,你的意思老师明白,繁茂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美
丽的家,你看,生活在大榕树怀抱里的小鸟,它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
第 6 页 共 7 页
敌人,没有威胁,没有争吵,只有快乐,只有自在,只有欢乐,只有幸福。就
好像生活在天堂一般。小鸟因树而可爱,树因小鸟而充满生机,你感受到了吗
(齐读第十三自然段)是啁,树离不开鸟,鸟离不开树,所以,画眉时常引歌高
唱,站在树枝上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呢!看图——点击画眉图,你想想画眉会唱
些什么歌呢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
六、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
篇导游词。
七、板书设计
第 7 页 共 7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23:1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edu/1727363565426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