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成员在海外建立一国家,面积比日本还大,民众至今会说汉语

更新时间:2025-05-08 00:50:07 阅读: 评论:0

提起“天地会”,想必很多人就会想起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陈近南”。作为韦小宝的师傅,金庸给了他很高的江湖地位。一句“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足见金庸对他的推崇。而陈近南所率领的天地会,虽然一直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却始终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一些天地会成员逃到海外后,建立的国家,面积竟比日本还大。那他们在海外打拼的过程中又遇到过哪些阻碍呢?听爆史君给大家慢慢道来。

过江龙吴元盛

  吴元盛是广东嘉应州人,因身材魁梧,武力过人,闻名乡里。他生性豁达,喜欢四处游历交友,在这个过程中,秘密加入了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清朝乾隆年间,吴元盛谋划天地会发动反清起义。结果消息走漏,被官府通缉,被迫带着手下逃到了婆罗洲的坤甸地区。

  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吴元盛明显是一条过江龙。靠着天地会的兄弟们,他在坤甸创立了在当地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并成为首领。很多广东老乡,或被清政府压迫的天地会成员,纷纷出走海外,投奔吴元盛。而在投奔吴元盛的这批人中,有一个小伙能力出众,不仅让吴元盛心甘情愿地让出了老大的位置,甚至在婆罗洲创立了华人国家。这个小伙就是罗芳伯。

大唐总长罗芳伯

  罗芳伯原名芳柏,出生在广东嘉应州石扇堡一耕读之家。他自幼立下考取功名,走仕途之路的宏愿,所以一直刻苦读书。可能是时运不济,罗芳伯在考中秀才后,乡试时却屡试不第,只能当一个落魄书生。当时广东盛行到海外开金山的风气,罗芳伯也练过一些拳脚功夫,便随众人从虎门坐船前往“金山”坤甸。

  来到坤甸之初,罗芳伯依旧干着老本行——教书。但看到当地百姓生活困苦,常常食不果腹。为了能让大家吃口饱饭,他组建了“采金公司”,开发金矿。很多人因此受益,罗芳伯也因此在当地华人圈子里有了名气。之后,罗芳伯被吴元盛看中,成为天地会的一员。

  当时坤甸的社会治安非常差,吴元盛的聚胜公司虽然有些势力,但并不想惹麻烦,很少会为一些底层百姓出手。罗芳伯到来后,团结同乡,联合当地首领苏丹,先后击败了土匪、海盗,让坤甸重新恢复了安宁。在这个过程中,罗芳伯出色的指挥能力,勇敢的战斗精神令天地会成员叹服,大家一直推举他为首领,吴元盛也主动让贤。

  在击退外来侵略者后,罗芳伯手下已经有三万人,更有二十万民众主动归附。苏丹见罗芳伯威势已经超过了他,便表示臣服,要将王位让给罗芳伯。罗芳伯再三推辞不过,表示可以接受政权,但绝不做国王。1777年,罗芳伯在坤甸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他担任首任政府首脑“大唐总长”。国家百姓敬称他为“芳伯”,外界则称其为“坤甸王”。

  兰芳共和国面积约为约 450000 km²,荷兰殖民者一直对此地虎视眈眈。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国家一创立,罗芳伯就派人向清廷纳贡,表示愿意将国土纳入大清的版图,或成为清朝的藩属国。但乾隆帝却根本不想理这些“天朝弃民”,对罗芳伯的请求不屑一顾,也不承认兰芳共和国的存在。罗芳伯因此抑郁而终,并留下遗言:无论谁今后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的心不可变。

结局

  而罗芳伯的老上级吴元盛,在罗芳伯建立兰芳共和国后,就被派到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驻守。当时戴燕王很残暴,人们苦其久矣,吴元盛就带人杀死了戴燕王。当地人为了感激他,便拥戴他为戴燕王。吴元盛死后,由于儿子还小,他的妻子就继位为戴燕女王。之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才因荷兰殖民者入侵而中断。戴燕国也因此灭亡。而兰芳共和国也在1886年被荷兰殖民者灭亡。

  兰芳共和国与戴燕王国国土面积之和,几乎有两个日本那么大。乾隆皇帝因为当时的傲慢,让中国失去了八九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尽管这两个国家已经灭亡了100多年,但当地一些华人依旧保持了说汉语的传统,说明他们并未忘根。也可见海外华人对中国的归属感。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1:1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ranqi119.com/to/16807314612959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天地会   汉语   日本   会说   民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友情:优美诗词|电脑我帮您|扬州装修|369文学|站长工具|软件玩家|水木编程|编程频道